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2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渐渐远去,江上的喧闹已然远离,作者由江上到达山间,那山间的景象又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将这山间之景和江边之景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黄昏时听着山寺传来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意对即可)
2.第一问:“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杉树被月光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不知不觉间到达了“庞公栖隐处”。此处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景色是何等的宁静、清幽。第二问:江边之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寺之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意对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月若无恨月长圆.天若有情天亦老,答(1)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  2020-04-27 …

小王和小张原有存款分别是800和1800元,从本月开始小王每月存款400元,小张每月存款200元,  2020-05-19 …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  2020-06-15 …

苏轼《开西湖》诗描写的是什么?苏轼《开西湖》诗: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  2020-06-18 …

英语翻译丁卯四月,余读书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登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胜期难再  2020-06-29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品析词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子·咏  2020-07-03 …

2014年7月起,A股打破多年沉寂,开始形势喜人地上涨,吸引了大批新股民入市,A股市场一时成为造富之  2020-11-06 …

1.下列赏月语句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a几处笙歌留朗月,地得清秋一半好b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  2020-11-26 …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①、②题。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