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阅读答案

题目详情
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阅读答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①,武王示之病②,扁鹊请除③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④:“君与知之者谋(6)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⑤,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 ①扁鹊: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勃海郡(在今河北任丘县)人。学医于长桑君,医疗经验丰富,擅长各科,反对巫术治病。入秦后,太医令李醯自知不如,派人将他刺死。 ②示:告诉。 ③除:去掉,此可引申为医治。 ④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 ⑤此:如此。 ⑥谋:商量。 【释义】 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鹊予以治疗。 秦武王的近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把耳朵搞聋,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不懂医理的人胡言乱语,这怎么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今用】 说明要“与知之者谋之”,不要“与不知者败之”。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依靠真知灼见,莫听啧声烦言。除病与知政都是同一个道理。 【短章新解】 《扁鹊见秦武王》这则寓言故事按传统的理解是说,不论办什么事情,要与精通业务的人去商量、研究,如果被似是而非的错误意见所动摇,就会误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同,故事的寓意在今天看来也就有了新的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秦武王较之《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蔡桓公,在对待病的问题上,不再“讳疾忌医”,而是主动“示之病”:然而,一旦面对周围的人建议和劝阻,他又犹豫不决了,结果同样被扁鹊讥讽奚落了一番。 作为一国之君的秦武王在对待自己疾病的小问题上,之所以犹豫不决,关键是对内行和外行的建议缺乏明确的分析和判断,做不了自己的主。诚然,专家和内行的意见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内行,未必是好事;外行的建议,只要是正确的,多听听也是很有好处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只有这样全盘考虑,权衡利弊,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把问题解决好,处理好;才能真正做到既不迷信权威,也不至于被周围的意见所蛊惑。
看了 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阅读答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初一文言文常考的重点题!明天就考试了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两小儿辩日等  2020-03-31 …

求初一文言文常考的重点题!明天就考试了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两小儿辩日等  2020-03-3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  2020-06-09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历史胡炎①扁鹊见到蔡桓公。扁鹊说:“君有病。”蔡桓公笑道:“我有什么病?”扁鹊  2020-07-1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3题。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  2020-07-28 …

文言文阅读(一)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  2020-11-21 …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阅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020-11-21 …

文言文阅读(12分)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  2020-12-19 …

文言文阅读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  2021-01-20 …

文言文阅读(12分)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