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耘田鼓可朋(后蜀)农夫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 13 题 。
耘田鼓
可朋(后蜀)
农夫田头鼓,王孙筵上鼓。
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 何苦?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
愿我天公降之以雨,
令桑 麻 熟,仓箱富,
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足。
注:耘田鼓:古代挂在田头树上的鼓,农忙时敲击,以激励催促农人提高劳作效率。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 “田头鼓”就是耘田鼓,“筵上鼓”指的是王公贵族筵宴上饮酒作乐时所击之鼓。
B. 诗人真诚地祈愿天公降下甘霖,使桑麻成熟,粮食满仓,百姓们不再挨饿受冻。
C. 最后一句“上下一般足”,意思是王孙贵族能够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知足常乐。
D. 本诗语言质朴平易,感情深沉强烈,揭露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本诗通过“击鼓”这样的生活小事,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 发人深省 。请指出这是什么写法。结合 本诗,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对这种写法做简要分析。(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7 分)
①( 3 分)
C (“同甘共苦,知足常乐”与诗意不符)
②( 4 分)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写了农夫在田间,头顶烈日,脚踩焦土,艰辛劳动的场景 ( 1 分,要点:“农夫艰辛劳动”或“农夫劳作环境艰苦”) 。 承接 上文“一何苦”,为下文抒写诗人的心愿做铺垫(或:“暗含与公子王孙筵宴享乐的对比”) ( 1 分,要点:“承上启下”或“对比”) ,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 ( 1 分,要点:悲悯) ,以及对王孙贵族只知享乐漠视百姓疾苦的不满 ( 1 分,要点:不满) 。
【评分参考】⑴“承上启下”或“对比”不结合具体内容,不给分。
⑵意思对即可。13. ( 10 分)
【评分参考】⑴写法 2 分。
以小见大。 (意思对即可)
⑵结合本诗 具体分析 2 分。
恰当、合理,即可得满分 。
⑶联系其 他文学作品分析 4 分。
①观点 1 分。
1 分: 观点 明确合理。
0 分: 观点 不合理或不明确。
②阐发 3 分。
3 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恰当。
2 分:存在一处不足。
1 分:存在两处不足。
0 分:存在三处不足。
⑶语言表达 2 分 。
2 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1 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0 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②不足 50 字。
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 25 字(一行)扣 1 分,扣满 1 分为止。
《北征》课后习题答案大学语文(第九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3、举例说明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有人说 2020-04-07 …
找古诗《游山西村》要有古诗全文还要1.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2.这首诗的尾联意蕴丰富,余味无 2020-06-08 …
语文问题!杜甫的其中一首诗《春望》,1.表达作者对家乡无比思念的诗句是?,2.这首诗借什么来表现诗 2020-06-10 …
急求归园田居其一的问题1.丘山一词代表什么?请结合诗歌背景知识简析之2.请找出诗歌前后呼应的四句诗 2020-06-16 …
《桃夭》1.每章开头的“桃之夭夭”运用的是什么写法?其作用是什么?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2020-07-02 …
作诗!谁能用以下几个字来作几首诗:1.春夏秋冬2.酸甜苦辣3.前后左右*4.思念故乡情**5.(自 2020-07-26 …
《错误》的课后题,1.《错误》一诗中,“你”是一个怎样的人?2.“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 2020-11-11 …
“建筑是凝固的诗”后面3句是什么建筑是凝固的诗:;.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在 2020-11-26 …
求小学三年级上经典诵读测试卷,这版本的经典是包括对子.歇后语.古诗和美文的.试卷形式是:1.填序号( 2020-12-04 …
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最精彩的是哪句话?请赏析.诗的最后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作用1赏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