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怎样把书读透?
题目详情
怎样把书读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把书读透,把人做好
昨天,考完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考试,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今天去Sarah家里打工,她竟然奖励给我100磅bonus,说是对我工作的感谢.考虑了许久,才接受了那笔钱.工作完去逛街,包里揣着那100磅的bonus,觉得挺直了腰杆,终于在几年之后,觉得逛街也是挺好的事情,不再像以前一样痛苦.冲进city centre的药店,"豪气“地给家里人买了好些multi-vitamin,然后就美滋滋.
觉得工作得到别人认可,觉得自己可以为家里人买东西,是很幸福的事情.觉得人生才刚刚开始,而且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充满信心的开始.
7岁半上小学,现在22岁master快毕业,读书15年,终于在这最后一年把读书这件事情读透,终于知道该如何读书,还有这里面的快乐.我想我是幸运的,家里人能给予我这个读书的机会;我想我是幸运的,虽然花了15年的时间,花了金钱无数,最终,把书读透,这是人生的一大成就.我想很多人在今天,都还没有掌握读书的技巧,考试的技巧,都还没有能够平衡读书的乏味与乐趣.Master这一年,是我最苦的一年,也是最快乐的一年.不曾跟家里说,这段时间是平均一个星期35个小时的在工作.那时候,总在想着,多希望每个星期可以多35个小时用来读书,总在想着,有多少同学们都正在家里,认真地读着课本,理解着所学过的每一句话,而我,此时此刻,却在给人端着盘子,倒着咖啡,刷着厕所.那感觉,有点像电视里面经常播放的一个场景,一个放牛的女孩,在教室外面,羡慕着里面的人,学着新的知识,读着书.可以说,前半年的时间,是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度过.觉得生活苦闷,工作、上学两点一线.
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还是哪根筋开了窍,等到下半年的时候,情绪就变得明朗起来.人生总是要有自己需要担负的责任,苦闷只能让一切变得更糟糕.35个小时打工又怎样?如果可以开开心心,兢兢业业的工作,也是做人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演好人生的一个角色.至于学习这个东西,想学,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读书不苦就不完整.就是要苦,因为苦而辉煌,因为苦过,而没有遗憾.书读得多了,我渐渐明白,读书,不是看你读了多少,而是看你记住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就如同中考的数学,尖子生里面,大家会做得题几乎都差不多,那么这时候,不是看你写出来多少,而是看你写对了多少.这次考试的时候,同学问我看了哪些journal,哪些书?我都说我只看了lecture notes,最多不过老师provided reading copy.其实老师的lecture notes,大多数时候都是对很多journal的精华的总结,想去研究别人的journal,你必须先把他们的main idea掌握.如果你连老师总结好的东西都看不懂大概的意思,那么让你去读那些零零散散的journal,你就更难明白.在考试复习这种紧张的时期,把所有人的journal 都突击完,根本不现实,更何况,就算你有这个本事,你未必可以记住每个人在说什么.考试唯一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把老师教的东西先学会,学透,而不是去乱读一通.找准目标,各个击破.就是考试最好的复习路线.尽量避免弯路,岔路,这样才能有效率.把lecture notes上每一句话吃透,就可以举一反三.如果有5个topic,与其你每一个都一知半解,不如你对其中三个好好的研究,好好地掌握.这样只要考试出到你学透的东西,你就有十足地把握.
曾经一度,我也把分数看作是最重要的东西.曾经甚至小的时候,都在考试前祈祷说,哪怕让我折寿,哪怕让我得不到爱情,都请让我的一个好的分数.可是今年,我才明白,原来除了分数,更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费尽苦心,去研究老师的心理,老师的评分思维,甚至是想把老师希望看到哪句话都捉摸出来,其实这种方法在我看来很不可取,甚至是有些ridiculous.因为那样你写出来的东西,也许确实是老师希望看到的东西,但是并不是你自己的东西.甚至是一篇文章写完,让你讲讲你都写了些什么,恐怕你都说不出一个四五六来.12500磅,教会了你如何为老师写一篇文章,这就是高分低能了.这是一个败笔.我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如何用自己的思维来思维,而不是用别人的思维来思维.为什么很多知识,到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其实就是因为还没有参透.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再学习technique,而是学习一些common sense的东西.(不过我也很赞同,今年的ma确实教得很烂)其实原因就在于,一个book keeper所运用的,就是那些technique,上层领导告诉他们,应该用什么technique,他们只要会用就可以;一个junior accountant,就要学着开始选择应该使用什么样子的technique,来针对不同的问题;而一个senior accoutant,就是来决定,所选定的 technique 是否可以真正的实施,他们要研究每个企业内部外部不同的影响因素,确保这些technique can actually work,and work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所以说,即使你对每一个technique都了如指掌,但是你不懂的其中的选择跟奥妙的话,你还是只配做一个book keeper.
把书读透,首先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真正的读进去,真正的理解.理解了,兴趣就自然来了.兴趣来了,乐趣自然来了.15年,在最后半年,明白了怎样做才不是读死书,怎样做才有读书的乐趣.这是我15年来最大的收获.以后的目标就是,把书读透,把人做好.
昨天,考完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考试,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今天去Sarah家里打工,她竟然奖励给我100磅bonus,说是对我工作的感谢.考虑了许久,才接受了那笔钱.工作完去逛街,包里揣着那100磅的bonus,觉得挺直了腰杆,终于在几年之后,觉得逛街也是挺好的事情,不再像以前一样痛苦.冲进city centre的药店,"豪气“地给家里人买了好些multi-vitamin,然后就美滋滋.
觉得工作得到别人认可,觉得自己可以为家里人买东西,是很幸福的事情.觉得人生才刚刚开始,而且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充满信心的开始.
7岁半上小学,现在22岁master快毕业,读书15年,终于在这最后一年把读书这件事情读透,终于知道该如何读书,还有这里面的快乐.我想我是幸运的,家里人能给予我这个读书的机会;我想我是幸运的,虽然花了15年的时间,花了金钱无数,最终,把书读透,这是人生的一大成就.我想很多人在今天,都还没有掌握读书的技巧,考试的技巧,都还没有能够平衡读书的乏味与乐趣.Master这一年,是我最苦的一年,也是最快乐的一年.不曾跟家里说,这段时间是平均一个星期35个小时的在工作.那时候,总在想着,多希望每个星期可以多35个小时用来读书,总在想着,有多少同学们都正在家里,认真地读着课本,理解着所学过的每一句话,而我,此时此刻,却在给人端着盘子,倒着咖啡,刷着厕所.那感觉,有点像电视里面经常播放的一个场景,一个放牛的女孩,在教室外面,羡慕着里面的人,学着新的知识,读着书.可以说,前半年的时间,是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度过.觉得生活苦闷,工作、上学两点一线.
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还是哪根筋开了窍,等到下半年的时候,情绪就变得明朗起来.人生总是要有自己需要担负的责任,苦闷只能让一切变得更糟糕.35个小时打工又怎样?如果可以开开心心,兢兢业业的工作,也是做人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演好人生的一个角色.至于学习这个东西,想学,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读书不苦就不完整.就是要苦,因为苦而辉煌,因为苦过,而没有遗憾.书读得多了,我渐渐明白,读书,不是看你读了多少,而是看你记住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就如同中考的数学,尖子生里面,大家会做得题几乎都差不多,那么这时候,不是看你写出来多少,而是看你写对了多少.这次考试的时候,同学问我看了哪些journal,哪些书?我都说我只看了lecture notes,最多不过老师provided reading copy.其实老师的lecture notes,大多数时候都是对很多journal的精华的总结,想去研究别人的journal,你必须先把他们的main idea掌握.如果你连老师总结好的东西都看不懂大概的意思,那么让你去读那些零零散散的journal,你就更难明白.在考试复习这种紧张的时期,把所有人的journal 都突击完,根本不现实,更何况,就算你有这个本事,你未必可以记住每个人在说什么.考试唯一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把老师教的东西先学会,学透,而不是去乱读一通.找准目标,各个击破.就是考试最好的复习路线.尽量避免弯路,岔路,这样才能有效率.把lecture notes上每一句话吃透,就可以举一反三.如果有5个topic,与其你每一个都一知半解,不如你对其中三个好好的研究,好好地掌握.这样只要考试出到你学透的东西,你就有十足地把握.
曾经一度,我也把分数看作是最重要的东西.曾经甚至小的时候,都在考试前祈祷说,哪怕让我折寿,哪怕让我得不到爱情,都请让我的一个好的分数.可是今年,我才明白,原来除了分数,更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费尽苦心,去研究老师的心理,老师的评分思维,甚至是想把老师希望看到哪句话都捉摸出来,其实这种方法在我看来很不可取,甚至是有些ridiculous.因为那样你写出来的东西,也许确实是老师希望看到的东西,但是并不是你自己的东西.甚至是一篇文章写完,让你讲讲你都写了些什么,恐怕你都说不出一个四五六来.12500磅,教会了你如何为老师写一篇文章,这就是高分低能了.这是一个败笔.我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如何用自己的思维来思维,而不是用别人的思维来思维.为什么很多知识,到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其实就是因为还没有参透.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再学习technique,而是学习一些common sense的东西.(不过我也很赞同,今年的ma确实教得很烂)其实原因就在于,一个book keeper所运用的,就是那些technique,上层领导告诉他们,应该用什么technique,他们只要会用就可以;一个junior accountant,就要学着开始选择应该使用什么样子的technique,来针对不同的问题;而一个senior accoutant,就是来决定,所选定的 technique 是否可以真正的实施,他们要研究每个企业内部外部不同的影响因素,确保这些technique can actually work,and work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所以说,即使你对每一个technique都了如指掌,但是你不懂的其中的选择跟奥妙的话,你还是只配做一个book keeper.
把书读透,首先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真正的读进去,真正的理解.理解了,兴趣就自然来了.兴趣来了,乐趣自然来了.15年,在最后半年,明白了怎样做才不是读死书,怎样做才有读书的乐趣.这是我15年来最大的收获.以后的目标就是,把书读透,把人做好.
看了 怎样把书读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物、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 2020-05-16 …
凸透镜镶嵌在直径为4cm的圆孔中,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10cm处有一点光源,此时在透镜另一侧垂 2020-05-23 …
怎么找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给你几个凸透镜,怎样找焦距更小的那一个?请写出2种方法 2020-06-02 …
透镜(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透镜.(2)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光 2020-06-12 …
凸透镜成像时,如果把透镜的下半部用透光板遮住,那么成的像怎么样? 2020-07-02 …
我想问一下,如果在凹透镜成像中,u=2f会怎么样?u=2f会怎么样?u=f时会怎么样?怎样调节光屏 2020-07-02 …
关于细胞渗透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个有关细胞渗透的实验我们准备了五种盐的浓度不同的水然后把一样大小的土豆 2020-07-08 …
透镜焦度和度数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 2020-07-31 …
V-RayforSU关于玻璃材质不透明问题的请教请问下.我VARY渲出来的玻璃怎么都是不透明的看起来 2020-11-03 …
如何(怎样)(怎么)用函数把8位日期好比(比如)19901024改成1990-10-24文章简介:怎 2020-11-04 …
相关搜索:怎样把书读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