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竹径通幽处````意思赏析赏析!双句
题目详情
竹径通幽处````意思赏析
赏析!双句
赏析!双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作者:倪其心 来源:今人力作 点击:1092 更新:2005-6-15 6:48:32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看了 竹径通幽处````意思赏析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7.赏析句子.请你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赏析句子.请你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红楼 2020-04-26 …
解析式:y=x²-4x-5 请写出一种平移方法,使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落在原点处解析式:y=x²-4 2020-05-16 …
证明函数f(z)=x^2+2xy-y^2-i(x^2-2xy-y^2)在复平面内处处解析并求其导数 2020-05-20 …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金错刀行(陆游)满江红(岳飞)泷头水(陆游)四首诗及各200字的赏析可从别处复 2020-06-11 …
开学的日子阅读答案概括本文内容不超过15字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怎么理解第二段中的环境描写很重要摘抄一 2020-06-13 …
既然可导不能推出解析,下面为什么不对函数f(z)在区域D内处处可导,但f(z)在区域D内不一定处处 2020-06-18 …
作文赏析,至少五处.赏析句子、词语,每一处赏析25个字左右.我喜欢海,是因为海有着广阔的胸怀,那波动 2020-11-26 …
美文赏析,至少五处,赏析句子和词语,每处字数25字左右.静静伫立窗前,眺望远处,高楼林立,一片繁荣, 2020-11-26 …
在我国景洪所在的西双版纳,常见双层竹楼.人住上层,因为竹楼上层()A.通风散热B.防寒保暖C.防震抗 2020-12-05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在我国景洪所在的西双版纳,常见双层竹楼。人住上层,因为竹楼上层A.通风散热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