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3题。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
题目详情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3题。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一句中的“也”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不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样是读古文,作者写孩子们读书的内容没有用标点,而写先生读书的内容不但用了标点,还加上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不能删去。从结构上看,与“百草园”充满情趣的生活相照应;从内容上看,表明这里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富有情趣,但孩子们同样能找到乐趣。 2.对于孩子们的顽皮与不用功,先生可能用“戒尺”和“罚跪”的办法来予以惩戒.连用两个“不常用”,起强调的作用。突出了先生是个开朗的人。也表明了作者对先生赞赏与尊敬。 3.学生读书时,因为不理解,不知句读的停顿,只会照本宣科,因而不加标点;先生则不仅理解句意,而且对所读内容有自己的体会,是充满感情、陶醉其中的品读,因而不只有表示停顿的标点,还有带着个人感情色彩的语气词。 (意思对即可) |
看了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it'snotunusualtodosth是什么意思我感觉这句话应该是做某事不是不寻常的,不就意味 2020-05-13 …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格的一项是()(2分)A.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B.雨来刚到堂 2020-05-13 …
求2003年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文(7册至12册所有的)怀旧,回忆童年.7册第一课是《卢沟桥的狮子》 2020-05-17 …
英语翻译谁为荼苦?其甘如荠,燕尔新婚,如兄如弟.一己之先入观念.对某物有喜爱.赞赏有加.爱屋及乌. 2020-06-18 …
对有关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虽然是枯燥的,但是书屋里仍然趣 2020-06-22 …
6.对于“三味书屋”的“三味”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考证“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 2020-06-23 …
寻求一首古诗,我只记得其中一联的两句,是描写人到暮年的心情.出句中有“窗前”或“窗内”,对句中有“ 2020-06-27 …
6.对于“三味书屋”的“三味”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考证“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 2020-06-29 …
关于三味书屋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有人认为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020-07-16 …
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 20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