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②筇:竹名。③勃窣:匍匐而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道人得诗径___
②足疾大___
(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___”到“___”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用文中词句回答)。
(3)“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___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道士拿到诗后就离开了.去:离开;
②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作:发,发作.
(2)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大喜”到“叹息” ,他寻找道人的目的是“追索其诗”.
(3)本题考查概括理解内容及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根据后文情节“道人并没有治好朱文公的脚病”,因此,这里的“得诗径去”表现出他的心虚,从文中的“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可以看出朱文公的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

答案:
(1)①离开 ②发,发作
(2)大喜 叹息 追索其诗
(3)心虚 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朱文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