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但杜宇1919年)的解读,最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是A.“山东披上枷锁”B.“鲁民圣地蒙羞”C.“列强为虎作伥”D.“日本狼子野心”
对《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但杜宇1919年)的解读,最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是
A.“山东披上枷锁” | B.“鲁民圣地蒙羞” |
C.“列强为虎作伥” | D.“日本狼子野心” |
D
解析
分 析:
本题考查获取图片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图片中的人带着枷锁,枷锁由日本军旗构成,人的身上写着山东,再结合题干中作品创作时间1919年,可知是日本想攫取我国的山东主权,因此作者的意图应该是揭露日本的野心,故答案为D项。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1)将已经点燃的蚊香距含羞草1cm处熏炙,不久可见,说明含羞草对.(2)用散水壶对着叶片全部展开 2020-05-13 …
英国哲学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可见,羞耻心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以下几位同学的行 2020-07-12 …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这是因为()①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 2020-08-01 …
羞耻心对形成良好的品德有什么作用?中国古话:"人无耻,无以立."英国哲学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 2020-11-04 …
下列关于羞耻感认识正确的是[]A.羞耻感总能催人奋进B.没有民族耻辱感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C.只 2020-11-06 …
对男女同学的交往,看法正确的是A.坚决杜绝与异性同学的交往B.故作深沉,尽量减少接触C.羞怯忸怩,神 2020-11-11 …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让人感到羞耻更起作用了。这常常是人走上新的道路的起点。”这句话告诉我们 2020-11-24 …
本文人物语言很具个性化。下面是几个妇女商量探夫的一段对话,其性格特点概括为:A.通情达理,谨慎稳重; 2020-12-05 …
对于羞耻感,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一个人有了知耻之心,就能做好任何事情②羞耻感既能催人奋进,也可能使 2021-01-15 …
孟子名言“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话表明[]A.做人不可有耻辱感B.不知羞耻,就不会有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