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高一历史点金训练专题三

题目详情
高一历史点金训练专题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读材料可知韩非子认为商业是蛀虫,主张抑 制商业.A、C、D 三项都是重农抑商的表现,而 B 项中从“盖皆本也”可见作者主张工商 并重. 答案:B 2.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始于(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3.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 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 实行专卖制度( ) ) )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实行专卖制度后,大大地削弱了地方的经济实力,使中央 集权大大加强.因此选 A 项. 答案:A 4.明代《警世通言·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道,一商人在县城如厕时,“偶然官府在街 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竟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 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 是见官.”材料反映了(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 \x0c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代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在社会上遭受歧视、限制,压制了商业 的发展. 答案:D 5.“推动这个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 在十七世纪的大约前半个世纪里,即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 这种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马克思)这一政策是指( A.重农政策 C.农商并重 B.抑商政策 D.闭关政策 )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从“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一 句分析可知,这是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答案:D 6.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 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佃农 36% 工场主 30% 商人 10% 自耕农· 地主 占总人口比例 24% A.汉代江南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B.明代苏杭地区 D.唐代关中地区 解析:佃农比例较高,表明租佃制的盛行;工场主的比例较高,手工工场的大量出现, 这一现象出现在明清之后.综合上述信息判断选 B. 答案:B 7.“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 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①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解析:材料认为拥有钱财和房屋均没有拥有田地安全,无论商人还是官员等都在积蓄 资金之后大量购置田地,这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④项不正确.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 选 B. 答案:B \x0c8.17~19 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 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 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 A.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 B.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解析:题中所提到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手工 作坊早在 17 世纪以前就已经存在. 答案:C 二、非选择题(18 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注:舡即船),交 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 其出入. 材料二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 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 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不同出发点.(10 分) (2)明清的海外贸易政策反映当时何种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8 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民间及对外 贸易找相同点,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发点,从自然经济的地位找根本原因;第(2)问结 合明清所处的封建社会的阶段分析概括特征. 答案:(1)相同点: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严禁对外贸易. 出发点:明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 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也有防止西方殖民者骚扰的用意. (2)社会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影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几乎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看了 高一历史点金训练专题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SOS!初二历史题目··一、 1.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的五星红旗2.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3.周恩来与  2020-05-13 …

空谈误国的历史教训与实干兴邦的成功史实.请列举一下,最好是有名的历史事件.问题一点半以  2020-07-02 …

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  2020-11-28 …

解答历史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第三次工业革  2020-11-30 …

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  2020-12-01 …

好多好多历史题会一点是一点写出下列句子所反映的特定历史时期并排序1.农民正在拔出地主土地界碑2.农民  2020-12-06 …

17.(2014•济南学业考)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  2020-12-18 …

初一历史题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  2020-12-2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理应深刻  2020-12-30 …

解答历史题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是:巴黎公社失败的过程: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的革命是: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