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6分)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山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6 分)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山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这是刘长卿谪贬南巴(今广东茂名),在江州告别薛、柳二人的诗作。
( 1 )从诗中所定的景物来看,作者告别薛、柳二人正值 ________ 季,诗中“学醉歌”、“淮南木落”各出自什么典故?( 2 分)
( 2 )作者被谪贬南巴,为什么还说“生涯岂料承优诏”?如何理解“寄身且喜沧洲近”和“愧君犹遣慎风波”两句中的“喜”和“愧”字?这三句运用的共同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4 分)
解析:
(1)秋 “学醉歌”出自典故“接舆醉酒狂歌”;“淮南木落”出自《淮南子》中的“一叶知秋”。 (2)作者被贬谪,却说承蒙皇帝优待,是因为封建时代臣下对皇帝的一切处置都必须看作恩泽。从“世事空知学醉歌”所表达的激愤情绪来看,“生涯岂料承优诏”一句实际上是用了反语讽刺。 由“寄身且喜沧洲近”,联系到“顾影无如白发何”,可知诗人并非真“喜”,自嘲而已,实为反语。“愧君犹遣慎风波”中的“愧”字明写惭愧实为埋怨,表现了对宦海升沉危机四伏的忧虑和警觉。 这三句运用的共同的修辞手法是反语。
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引自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 2020-05-17 …
选词填空.1.接触触摸凝聚汇聚见证证明沉淀积淀(1)登上这气势恢弘的三峡大坝,()它伟岸的身体,聆 2020-07-03 …
新华社北京2003年10月25日电: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25日给宋美龄亲属发去唁电,对宋美龄 2020-07-03 …
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引自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 2020-07-03 …
我来到这个世上,本来就是为了赎罪的.因此,我必须接收世人的贱视,离弃爱的洗礼,痛苦、孤寂的走完这一 2020-07-07 …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已经“听”出了怎 2020-12-10 …
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属 2020-12-22 …
有没有一个词语能表达出自己经历的世事沧桑!能表达出自己芮心沧桑、要伤感的词语 2020-12-22 …
世事沧桑话鸣鸟赏析大家帮忙赏析一下这首诗吧!世事沧桑话鸣鸟作者:〔美国〕罗伯特·潘·沃伦那只是一只鸟 2020-12-22 …
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属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