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回答问题。静女①《诗经·邺民》静女其姝②,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静女其娈④,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⑤女美。自牧归荑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静女
《诗经·邺民》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 女美。
自牧归荑 ,洵 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静女:文雅的姑娘。②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③爱:通“薆(ài)”,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④娈(luán):美好。⑤说怿(yuèyì):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⑥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归,能“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⑦洵(xún):的确,确实。
1.静女给情人赠物为何分成两章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彤管”和“归荑”皆静女所赠,男主人公对这两种赠品的态度不同,其态度各是什么?为什么?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衣》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开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这三句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衣”本应怨恨,但这首诗却无恨之情,那么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诗人把赠物分成两章来写,固然因物分两件,有先有后,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推向高潮。
2.男主人公对“彤管”只是一般的欣赏,他只说“彤管有炜”,而对普通的艾草却由衷地大加赞赏“洵美且异”。因为“荑草”在《诗经》中常被拿来象征美好爱情的真诚和美好,荑草有既定的内涵,那么高声赞颂“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则是其真情体验和真情流露。
3.意在引发士兵思考,面对强敌侵扰,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战斗热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表现出了士兵的亲密无意和团结友爱。
4.每章最后一句只更改个别字,但是内容上却有递进关系,充分体现士兵们从同仇敌忾的激情到彼此招呼行动起来到大家一起出发上战场的慷慨激昂的斗志。
5.诗歌采用了“兴”的手法,表达了秦国战士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爱国情怀。

看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杜牧最有特色的是绝句和律诗,其中()尤为出色.著有().他的《赤壁》这首诗按体裁划分属于().押韵  2020-06-09 …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文后小题。赠别二首(其一)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  2020-06-09 …

山上,几个牧童在放羊.如果每人放5只羊,则有3只羊没人管;如果一半的牧童每人放4只羊,其余的牧童每  2020-06-16 …

山上有几个牧童在放羊,如果每人放5只,则3只羊没人管;如果一半的牧童每人放4只羊,其余的牧童每人放  2020-06-16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齐安①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唐杜牧两竿落日溪挢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  2020-06-19 …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  2020-07-08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史将军①二首(其二)杜牧壮气盖燕赵②,耽耽③魁杰人。弯弧五  2020-07-12 …

把《牧童》这首诗再扩写一下把这首牧童的是扩写谢谢: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  2020-11-11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塞下曲四首(其一)李益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  2020-12-17 …

小学五年级的古诗词三首,从三首古诗词中找出与下类词语意思相近的字词刚()编()古诗是这几首.牧童(一  2021-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