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边一则寓言,完成1-4题。浓烟和烟囱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而浓烟则不一

题目详情

阅读下边一则寓言,完成1-4题。

浓烟和烟囱

  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而浓烟则不一样,他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

  “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 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壮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排除新的浓烟。

1.这则寓言抓住了烟囱和浓烟本来的特点进行描写,先说说烟囱和浓烟本来的特点是什么,然后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看看写得好不好。

(1)烟囱和浓烟本来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烟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浓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烟囱和浓烟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表现了它们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1)烟囱是静止的建筑物,浓烟是飘浮的、扩散的。   (2)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   (3)他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2.烟囱谦虚、踏实,浓烟骄傲、狂妄。   3.采用拟人化的写法,把非生物的浓烟、烟囱当作人来描写,虚构出带有夸张色彩的故事。   4.狂妄自大的人,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
提示:
1.本题考查语言特色的掌握。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手法的理解。 4.本题考查对作品主旨的把握。
看了 阅读下边一则寓言,完成1-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塞翁失马》节选自()是()时期淮南刘安等编著的,成语()即出于此.这篇寓言是用来说明“祸兮福之所  2020-05-20 …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这则寓言的启示!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立,不可入;横执立,亦不可入,行无所出  2020-06-17 …

5.对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一只麻雀老是不断地搬家。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  2020-06-26 …

为什么说家里有了藏书,寓所就不一样家有藏书若干,静静搁置在几个书架上.书架倚墙而立,丝毫显不出豪华  2020-06-27 …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这则寓言中最后郑人的回答在文中有何作用说说这两则寓言揭示寓意的不同方法这两则寓  2020-07-02 …

理解句子:文中“风雪夜归也罢,蛰居简出也罢,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竖起耳朵一听,书理解句子:文中“  2020-07-15 …

谁是凶手?一个富翁在寓所遇害,4个嫌疑人受到警方传讯.警方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在富翁死亡当天,这4个人  2020-11-22 …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这则寓言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从物理学的  2020-12-23 …

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A.风雪夜归也罢,蜇居简出也罢,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B.它使那些在  2021-01-08 …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