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顺民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顺 民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 得民心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①,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②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 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 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 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辱干肺,内亲君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性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 【注】①桑林:古地名,传说是汤祭祀神的场所。②枥:压挤。枥手是古代的一种刑罚。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 辞:辞谢 B.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贤:胜过 C.释群臣,服剑臂刃 释:放走,遣散 D.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 甘:甘甜。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B.①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 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C.①残吴二年而霸 ②城人赵而璧留秦 D.①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②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君王顺依民心的举措的一组是( ) (1)汤乃以身祷于山林 (2)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3)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 (4)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5)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6)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A.(1)(4)(5) B.(2)(4)(6) C.(1)(3)(5) D.(3)(4)(5)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历史上商汤以自己的身体作牺牲为民求雨的事例,说明汤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 B.文王辞去纣封给他的千里之地,为民请除炮烙之刑,一心要换取民心,其目的在于得到民心。因此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 C.文章重点叙述了越王勾践“内亲群民,下养百姓,以来其心”,终于“残吴二年而霸”的事例,旨在说明只有“先顺民心”,方可“功名成”,以及“以德得民心”的道理。 D.本篇文章继承了孟子、荀子重视民众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对民心的重视,在今天仍很有现实意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2分) 13.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出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3分) (2)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3分) (3)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9.D 10.A 11.C 12.A 13.(1)失去民众的拥护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2)文王并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用它来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一定是想要换取民心。 (3)越王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想要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以求同吴国决一死战。 |
9. (甘:以……为甘甜。意动用法,要结合语境来解释。) 10. (A项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为“用来”。B项两“之”,前为助词,的;后为代词,代自己。C前一个“而”表示修饰关系;后一个“而”表假设关系。D项两“于”均为介词,前表比较,后相当于“和、同”。) 11. (抓住“举措”进行辨析。) 12.(汤为民求雨的行为只说明他为了得到民心。) 【参考译文】 先王首先顺应民心,所以功成名就。依靠仁德得到民众拥护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德,自古以来不胜枚举。失去民众的拥护建立功名的,从来没有过。获得民众的拥护是有方法的,无论是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还是仅有百户的小邑,人民中没有不喜悦的。从事人民所喜悦的事,就获得人民的拥护了。人民喜悦的事难道很多吗?这是获得人民拥护的关键。 从前,汤战胜夏朝而统治天下。天大旱,农业五年没有收成。汤于是在森林用自己的身体作保证向神祈祷,说:“我一人有罪,不要祸及天下人;即使天下人有罪,罪责也都在我一人身上。不要因我一人不才,使天帝鬼神伤害人民的生命。”于是汤剪断自己的头发,用木夹挤压自己的手指,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进献的牺牲,向天帝求福。人民于是大喜过望,雨也大降。这可以说汤是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了。 文王住在歧山臣事纣王,虽遭到纣王的冤枉侮慢,依然端庄恭顺,早晚准时朝拜,进献贡物恰到好处,祭祀一定毕恭毕敬。纣王很喜欢,封文王为西伯,赏赐他千里封地。文王再拜稽首,辞谢说:“我只愿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文王并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用千里的土地换取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一心想要换取民心。得到民心,胜过得到千里的土地。所以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 越王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想要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以求和吴国决一死战。于是他睡不安枕席,口不尝美味,眼不看美色,耳不听音乐。用了三年,苦心劳力,唇 干肺伤。对内爱抚群臣,对下教养百姓,以便使他们衷心依顺自己。有香甜美食,如不能人人都有,自己不敢独吃;有酒,把它倒入江中,与人民共饮。吃自己亲身耕种谷物,穿妻子亲手纺织的布做的衣服。饮食拒绝珍奇,衣服不穿两层,装饰禁用两种颜色。他时时出外巡视,随从车辆上载着食物。去探望孤寡老弱中生命的、困厄的、面色忧愁和生活困难的人,一定亲自给他们食物吃。在这之后,他召集大夫们,向他们说:“我愿与吴国最终求得上天裁正。现在吴、越两国相互残杀共同毁灭,士大夫踏肝践肺同日战死,我能实现愿望,从国内状况衡量,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损伤吴国,从国外考虑,与诸候结盟也不能损害吴国,那么,我将抛弃国家,舍弃群臣,身带长剑,手持利刃,改变容貌,更换姓名,充当其执箕帚的仆役去服侍吴王,以便跟吴王决死于顷刻之间。我虽然知道这样做会遭致腰劲断绝,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展开决战,吴国军队大败,紧接着越国军队包围了吴王的王宫,吴国城门失守,活捉了夫差,杀死了吴相。灭掉吴国之后二年称霸诸侯。这是先顺应民心的结果。 www. |
看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把下面这段话翻译成英文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 2020-04-26 …
战国时,商鞅为了变法成功,曾经“徙木赏金”从而取信于民,使变法取得了成功,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商 2020-05-15 …
关于白居易的(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中的曾是念曾经的ceng音呢,还是念姓曾的zeng音呢 2020-06-09 …
“20世纪初,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 2020-06-19 …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说明伊尹是我县的历史名人。他作为商朝的开国功臣,世代为相,曾把国 2020-07-28 …
中国功夫历来强调习武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和身体协调。“功夫之王”李小龙曾坦诚的说:“因为从小高度 2020-11-22 …
“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中国信心”曾经让我们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危机,也一定能够让中国经济经 2020-11-22 …
仿照示例,从中国现代散文作家中另选一位,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似,字数可有增删.示例:我喜欢冰心 2020-11-23 …
英语翻译成龙是一个著名的演员.他有精湛的中国功夫及幽默的演技.主演过多部电影,以警察故事、我是谁等著 2020-12-10 …
最早有记载的输血始于公元17世纪,一位法国医生曾成功地把羊血输入人体内。后来,英国的布伦德尔首次成功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