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荀子·王制篇》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

题目详情

《荀子·王制篇》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荀子所说的“中国”是指当时的中原地区

B.当时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当时已经存在远距离的地方性的物产交换

D.战国时期中原的商业较为繁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B

从题干中不难看出,当时东西南北的物产,中原的市场上都有,这说明当时已经互相交换和交流,而且规模较大,从而进一步说明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在秦国推行的,中原诸国并没有实行,只是到秦统一六国后才成为全国统一的经济政策,故选B。


看了 《荀子·王制篇》说:“北海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