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各题。雨后慰池上芙蓉徐贲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注徐贲,明初“吴中四杰“之一。元末张士诚曾征徐贲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各题。
雨后慰池上芙蓉
徐贲
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
【注】徐贲,明初“吴中四杰“之一。元末张士诚曾征徐贲为幕僚,徐贲避走不从,后张士诚军队为朱元璋所破。明朝建立后,许多文士得到起用,徐贲却一直到洪武七年才被荐进京。此诗写于他明初出仕之前。
(1)“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表现了“芙蓉”什么特点?
(2)“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态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此题注意芙蓉的生活环境,突出表现芙蓉远离世俗,不追逐名利的特点.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看到“芙蓉”在“寒波”中寂寞地开着,引起了一番感慨,并对芙蓉进行慰藉,芙蓉是夏日开放的,到了秋天,它便逐渐花残叶落,憔悴干枯.因此再无人来观赏,它便“寂寞”地呆在池中.这是诗人的仕途坎坷写照.

答案:
(1)作者描写了一个雨后观荷的画面:一个雨后新晴的秋日,芙蓉在寒波中寂寞地开着.特点:凋谢枯萎,远离世俗.
(2)作者表面上劝慰芙蓉不要埋怨秋天的无情,毕竟凋谢是自然规律,假如开放在春天却无人欣赏,那么哀怨会更多,采用托物言志(以物自况)的手法,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自己没有做张士诚的官的庆幸.

赏析:
作者在一个雨后新晴的秋日,偶然经过池边,看到芙蓉在寒波中寂寞地开着,生出一番感慨,对芙蓉进行慰藉.前两句写芙蓉花残叶落,憔悴干枯,开在凉风习习、一片寒意的水面上,无人观赏,显得非常寂寞.后两句是作者劝说芙蓉的话.一番秋雨,一番秋意,一番零落,这本是自然规律,说秋天无情也对,所以说“秋情薄”,但作者劝说芙蓉不要埋怨秋天的无情,为什么呢?因为秋天虽然摧折了芙蓉,但芙蓉毕竟已经到了该凋谢的时节了.要是在春天,如果那红艳的花盛开在绿波之上,却无人观赏,无人采摘,那哀怨岂不是会更多?作者表面上是劝慰荷花,实际上以物自况,安慰自己结合作者的经历看,元末张士诚曾征徐贲为幕僚,徐贲避走不从,后张士诚军队为朱元璋所破.明朝建立后,许多文士得到起用,徐贲却一直到洪武七年才被荐进京.作者出仕之前难免有怀才不遇的幽怨,但也庆幸当年没有到张士诚处做官.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突然—完全出人意料。这句话中破折号的意思是什么“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中,突然—完全出人意料,传来一阵  2020-05-15 …

把句子补充完整(……代表填空的地方)谢谢了!大雪纷纷扬扬地……我继续艰难地……………楼梯的拐角处.  2020-06-05 …

世说新语一则故事的含义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2020-06-07 …

解析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解析,要完整全面对它的解释,明天上台发言的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其中的一篇作文。生活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延伸。走在这  2020-06-29 …

细品寂寞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又要耐得寂寞。既“不甘”又“耐得”,似乎冰炭不同炉,实则辩证统一。  2020-07-15 …

㈠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完成9—13题。(15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  2020-11-25 …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段,完成下列各题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  2020-11-25 …

现代文阅读。(5分)细品寂寞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又要耐得寂寞。既“不甘”又“耐得”,似乎冰炭不同  2020-12-2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周国平说,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