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人之聪明林语堂①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人之聪明
林语堂 ①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亦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②聪明糊涂合一之论,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③此种道理,自亦有其佳处。世上进化,诚不易言。熙熙攘攘,果何为者。何若“退一步想”知足常乐以求一心之安。此种观念贯入常人脑中时,则“和”“让”成为社会之美德。若“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亦极精微之道也。
④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世上究系糊涂者占便宜,抑系聪明者占便宜,抑系由聪明转入糊涂者占便宜,实未易言。热河之败,败于糊涂也。惟以聪明的糊涂观法,热河之失,何足重轻?此拾得和尚所谓“且过几年,你再看他”之观法。锦州之退,聪明所误也。使糊涂的白种人处于同样境地,虽明知兵力不敌,亦必背城借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日人一战。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以张学良之聪明,乃不为之。然则聪明是耶?糊涂是耶?中国聪明耶?白种人聪明耶?吾诚不敢言。
⑤否所知者,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
⑥在中国多一见识长进人时,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时;多一聪明同胞时,便是国事步入黑甜乡时,举国皆鼾鼾睡到晓,憨憨直到老。举国皆认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圣贤,而独无一失计之糊涂汉子。举国皆不吃眼前亏之好汉,而独无一肯吃亏之弱者,是国家之幸乎?是国家之幸乎?
⑦然则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蒂,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呜呼,吾焉得一位糊涂大汉而崇拜之。(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2)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中国人之聪明”能大行其道主要是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全文,简要阐述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聪明观。
中国人之聪明
林语堂 ①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亦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②聪明糊涂合一之论,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③此种道理,自亦有其佳处。世上进化,诚不易言。熙熙攘攘,果何为者。何若“退一步想”知足常乐以求一心之安。此种观念贯入常人脑中时,则“和”“让”成为社会之美德。若“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亦极精微之道也。
④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世上究系糊涂者占便宜,抑系聪明者占便宜,抑系由聪明转入糊涂者占便宜,实未易言。热河之败,败于糊涂也。惟以聪明的糊涂观法,热河之失,何足重轻?此拾得和尚所谓“且过几年,你再看他”之观法。锦州之退,聪明所误也。使糊涂的白种人处于同样境地,虽明知兵力不敌,亦必背城借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日人一战。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以张学良之聪明,乃不为之。然则聪明是耶?糊涂是耶?中国聪明耶?白种人聪明耶?吾诚不敢言。
⑤否所知者,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
⑥在中国多一见识长进人时,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时;多一聪明同胞时,便是国事步入黑甜乡时,举国皆鼾鼾睡到晓,憨憨直到老。举国皆认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圣贤,而独无一失计之糊涂汉子。举国皆不吃眼前亏之好汉,而独无一肯吃亏之弱者,是国家之幸乎?是国家之幸乎?
⑦然则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蒂,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呜呼,吾焉得一位糊涂大汉而崇拜之。(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2)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中国人之聪明”能大行其道主要是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全文,简要阐述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聪明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主要的行文方式是总分总的结构,或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在总分总的结构中“分”的部分又有并列式和层进式之分,注意结合文章进行具体的分析.此题为总分总的方式,注意答出各部分的内容.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注意从“国人心理”“人生哲学”“生活习性”分析.
(3)这是一道根据文艺进行拓展的题目,注意结合文章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首先指出“中国人之聪明”的实质是在精微处世哲学观下以聪明装糊涂;然后分析“中国人之聪明”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对中国文明和社会的影响;最后表明对“中国人之聪明”在国内泛滥的忧思,并提出恳切的希望.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
①国人有守愚藏拙,明哲保身的心理;
②国人有看破一切,以“不为”作为人生哲学,求得一心之安的习性.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3)
①知“为”与“不为”之别,勇于进取;
②面对国家民族利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过分计较个人利害,勇敢任事;
③要有清醒的头脑,在为人处事上肯于吃亏,勇于吃亏.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注意从“国人心理”“人生哲学”“生活习性”分析.
(3)这是一道根据文艺进行拓展的题目,注意结合文章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首先指出“中国人之聪明”的实质是在精微处世哲学观下以聪明装糊涂;然后分析“中国人之聪明”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对中国文明和社会的影响;最后表明对“中国人之聪明”在国内泛滥的忧思,并提出恳切的希望.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
①国人有守愚藏拙,明哲保身的心理;
②国人有看破一切,以“不为”作为人生哲学,求得一心之安的习性.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3)
①知“为”与“不为”之别,勇于进取;
②面对国家民族利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过分计较个人利害,勇敢任事;
③要有清醒的头脑,在为人处事上肯于吃亏,勇于吃亏.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汉大学今年在樱花盛开期间采取措施控制游客数量。B.近年来,全省各 2020-05-13 …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让父母颐养天年的并不是丰裕的物质,而是晚辈的真心牵挂与关爱。B. 2020-05-16 …
求英语高手帮我修改一下这段对话望有高手能指点其中有语病地方,最好能将其中的句子换得优美一点,Q:H 2020-06-03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下 2020-06-23 …
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1)从靠近北极的西伯利亚向南延伸,一直到中国东 2020-07-02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由于礼仪的制度化,使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具 2020-07-02 …
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挤.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 2020-07-05 …
.以下选项中有语法错误的是A.char*str[]={“guest”};B.charstr[][1 2020-07-22 …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美食文化的特点,介绍了各种美食的制作 2020-07-22 …
是不是有错误.7.下列指令中有语法错误的是()A.ADDAX,12HB.SUB[BX],CXC.M 2020-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