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杨朱南之沛,老子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①,进涫漱巾栉②,脱履户外,膝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朱南之沛,老子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①,进涫漱巾栉②,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闲,是以不敢。今夫子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③,而盱盱④,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选自《列子•黄帝》,有改动)【注】①舍:客舍、旅馆。②涫(guàn)漱巾栉(zhì):指洗脸漱口用的水和梳子、篦子等梳头工具。③睢睢:恣意、放肆。④盱盱:眼睛向上,张目直视。睢睢盱盱,这里是“横暴”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3)翻译句子。
(1)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___。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___。
(4)这段文字主要叙写了什么事?表现了杨朱的什么品格?___。
杨朱南之沛,老子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①,进涫漱巾栉②,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闲,是以不敢。今夫子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③,而盱盱④,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选自《列子•黄帝》,有改动)【注】①舍:客舍、旅馆。②涫(guàn)漱巾栉(zhì):指洗脸漱口用的水和梳子、篦子等梳头工具。③睢睢:恣意、放肆。④盱盱:眼睛向上,张目直视。睢睢盱盱,这里是“横暴”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 ①脱履户外 | ___ |
| ②膝行而前 | ___ |
| ③杨朱蹴然变容 | ___ |
| ④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 ___ |
| A.杨朱南之沛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 B.其往也,舍者迎将家 | 其真无马耶(《马说》) |
| C.是以不敢 |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
| D.老子中道仰天而叹 |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
(1)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___。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___。
(4)这段文字主要叙写了什么事?表现了杨朱的什么品格?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时,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次多用的情况.如本题中②是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③是古今异义,④是通假字.平时要多积累,并要注意分类整理.
①句意为:脱下鞋子,摆在门外.履:鞋子;
②句意为:膝行来到老子面前.膝:用膝;
③句意为:杨朱听了愧然失色.容:脸;
④句意为:等他返回沛城的时候,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客人们甚至敢和他争抢席位了.“反”同“返”,返回.
(2)
A:前句意:杨朱南去沛地;后句意: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A项中两个“之”前者是“动词,去”,后者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前句意:杨朱刚来的时候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客舍主人恭敬迎接;后句意: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B项中的“其”,前者是“他,指杨朱”,后者是“难道”;
C:前句意:我因为这些不敢动问先生;后句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前后句“以”的意思是:因为
D:前句意:老子一看见杨朱,就仰天叹息;后句意:泉水清酒水香.D项中的“以”,前者是作“修饰连词”,后者是“并列连词”.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始”是“开始”、“汝”是“你”.句意为:(开始我还认为你是可教育的,现在(知道了)你是不可教育的.
②“空明”是“清澈透明”、“交横”是“交叉错杂”、“盖”是“原来”.句意为:(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③“则”是“就”、“何”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句意为:丰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4)先熟悉文章,理解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其故事即可,通常写人叙事类文章用“什么人干什么事”来概括.如本题,抓住 人物“老子“和“杨朱”,再概括事件“老子直率地指出并教育杨朱改过的事情”或“杨朱虚心地向老子请教并真诚改过”,自然能明确杨朱的知错就改(或“闻过则改”)的品格了.①叙述了老子直率地指出并教育杨朱改过的事情(或“杨朱虚心地向老子请教并真诚改过”);
②知错就改(或“闻过则改”).
答案:
(1)鞋子;用膝;脸;同“返”,返回.
(2)C.
(3)①(开始我还认为你是可教育的,现在(知道了)你是不可教育的.
②(开始我还认为你是可教育的,现在(知道了)你是不可教育的.
③丰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4)①叙述了老子直率地指出并教育杨朱改过的事情(或“杨朱虚心地向老子请教并真诚改过”);
②知错就改(或“闻过则改”).
①句意为:脱下鞋子,摆在门外.履:鞋子;
②句意为:膝行来到老子面前.膝:用膝;
③句意为:杨朱听了愧然失色.容:脸;
④句意为:等他返回沛城的时候,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客人们甚至敢和他争抢席位了.“反”同“返”,返回.
(2)
A:前句意:杨朱南去沛地;后句意: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A项中两个“之”前者是“动词,去”,后者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前句意:杨朱刚来的时候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客舍主人恭敬迎接;后句意: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B项中的“其”,前者是“他,指杨朱”,后者是“难道”;
C:前句意:我因为这些不敢动问先生;后句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前后句“以”的意思是:因为
D:前句意:老子一看见杨朱,就仰天叹息;后句意:泉水清酒水香.D项中的“以”,前者是作“修饰连词”,后者是“并列连词”.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始”是“开始”、“汝”是“你”.句意为:(开始我还认为你是可教育的,现在(知道了)你是不可教育的.
②“空明”是“清澈透明”、“交横”是“交叉错杂”、“盖”是“原来”.句意为:(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③“则”是“就”、“何”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句意为:丰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4)先熟悉文章,理解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其故事即可,通常写人叙事类文章用“什么人干什么事”来概括.如本题,抓住 人物“老子“和“杨朱”,再概括事件“老子直率地指出并教育杨朱改过的事情”或“杨朱虚心地向老子请教并真诚改过”,自然能明确杨朱的知错就改(或“闻过则改”)的品格了.①叙述了老子直率地指出并教育杨朱改过的事情(或“杨朱虚心地向老子请教并真诚改过”);
②知错就改(或“闻过则改”).
答案:
(1)鞋子;用膝;脸;同“返”,返回.
(2)C.
(3)①(开始我还认为你是可教育的,现在(知道了)你是不可教育的.
②(开始我还认为你是可教育的,现在(知道了)你是不可教育的.
③丰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4)①叙述了老子直率地指出并教育杨朱改过的事情(或“杨朱虚心地向老子请教并真诚改过”);
②知错就改(或“闻过则改”).
看了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杨朱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梦中杀人》文言文阅读解释加点字【括号中的是加点字】1.魏武云【云】 2.宜慎之【宜】3.所幸小儿 2020-05-17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吟诵古典诗文,是走向诗意人生的最佳途径。从秦文中我们学会了xīl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吟sòng古典诗文,是走向诗意人生的最佳途径。从秦文中我们学会了犀 2020-06-09 …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2020-06-17 …
童趣中的观之兴正浓的之在文中指什么事物,驱之别院的之,望在8.30以前解决 2020-06-23 …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2020-06-29 …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2020-07-02 …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对老人更要伸出援助之手,文中的姑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有过帮助老人的经 2020-07-24 …
介绍天津的英语短文80—100个词之间,文中要提到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天津之眼,五大道等这些景 2020-07-28 …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