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这反映了()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从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
题目详情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这反映了(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在变化,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正确;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在变化,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在变化,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D.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在变化,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在变化,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在变化,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D.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在变化,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看了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映亚洲东西方向地形特点的是图,反映北美洲东西方向地形特点的是图 2020-04-09 …
读地形剖面图(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1)反映亚洲东西方向地形特点的是图,反映北美洲东西方向 2020-04-09 …
我国古代文献《礼记.王制》中有言: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反映作者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倾向于:A 2020-06-18 …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A.天气系统不同B.海 2020-06-19 …
对映异构对映异构是怎么产生的?还有就是络合物为什么会出现对映异构? 2020-06-23 …
造成西北地区植被由东向西,从草原变为荒漠草原和荒漠的主导原因()A.降水量的东西差异B.气温的东西 2020-07-25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①②③④出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反映的是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形成的基 2020-11-21 …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分别是()A.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B.高低空 2020-12-19 …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有共同的祖先,喙形却各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因为各自食物不 2020-12-21 …
英语翻译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地映入了我们的眼帘.由于地区差异,环境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