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2~23题.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
题目详情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2~23题.
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
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变化,热量在减少,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正确;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变化,热量在减少,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变化,热量在减少,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D.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变化,热量在减少,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变化,热量在减少,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变化,热量在减少,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D.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变化,热量在减少,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看了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三语文,急速求解如“骏马西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类似采用列锦手法的古诗句,最好解释一下列锦高三语 2020-06-10 …
读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图中A、B两区域划分的依据是。(2)图中东北某流 2020-11-23 …
随后,我漫游天坛,发现了北门内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黄蝴蝶.是不是比喻句 2020-11-25 …
发现北门内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黄蝴蝶.是不是比喻句 2020-11-25 …
受地理环境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 2020-12-02 …
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暴发,而在北方水域却未形成生态灾难,其主要原因是()A.南方无其天敌, 2020-12-09 …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 2020-12-17 …
HPLC测定银杏内酯含量问题刚接触高效液相测定,新手,现在要测定银杏内酯,用的仪器是岛津液相色谱仪, 2020-12-22 …
图说地理.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图,解读图中的地理信息,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021-01-15 …
北杏仁南杏仁 2021-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