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 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 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A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应排除.
B项中的彻底放弃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清政府融入近代外交体系不是主动,而是被迫,故C项错误.
故选D.
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 2020-05-17 …
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由积极进行武装干涉到“严守中立”。辛亥革命 2020-07-05 …
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由积极进行武装干涉到“严守中立”。辛亥革命 2020-07-05 …
宋朝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清朝乾隆时期规定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2020-07-26 …
1910年,由立宪派发起的四川保路运动早读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立宪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闻讯发表文章称: 2020-11-10 …
对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这一机构,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清政府顺应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B.清政府 2020-11-21 …
1896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年清政府 2020-12-02 …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 2020-12-02 …
1910年,由立宪派发起的四川保路运动早读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立宪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闻讯发表文章称: 2020-12-24 …
1896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年,清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