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思而行》,完成20—22题。(8分)三思而行季羡林①“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
阅读《三思而行》,完成20—22题。(8分)
三 思 而 行
季羡林
①“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 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③这怎么解释呢?究竞谁是谁非呢?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中间、结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我觉得,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德国时,法西斯统治正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Darauf_galngertum,意思是“说干就干,不必思考”。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⑦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有删改)
20.文章第②段中列举《论语正义》和《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1.对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孔子主张“再,斯可矣”,本文作者是怎样解释孔子的这一主张的?(3分)
答:
22.文章最后说“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作者的依据是什么?(2分)
答:
以什么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成功季羡林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来说明成功的 2020-05-15 …
全面进行钢板化学成分分析怎么做?我想对厂里刚生产的一批钢板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因为感觉里面好像有个成 2020-05-17 …
如何将12棵树分成6行,每行4棵,并且成轴对称图形?我知道它是一个五角星形状的图形,但是我不理解的 2020-06-27 …
翻译个句子,高手进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 2020-07-02 …
语文中的“羡余”现象和语病“重复啰嗦”如何区分?eg.羡余:《两个铁球同时落下》中:“伽利略反复做 2020-07-05 …
这个字读什么?上半部分是羡慕的羡去掉下半部分下半部分是永久的久 2020-07-07 …
60棵树苗,平均分成3行来栽,每行能栽几棵?如果平均分成4行来栽呢?还可以平均分成几行来栽,平均每行 2020-11-03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成功季羡林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 2021-01-18 …
成功季羡林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 2021-01-18 …
阅读(10分)成功季羡林①什么叫成功?顺手拿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