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孔雀东南飞》中以下三段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
题目详情
阅读《孔雀东南飞》中以下三段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史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1)下列是对选文中画线诗句的含意的分析,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B.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反抗。 C.兰芝不堪凌虐,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 D.兰芝不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 (2)对节选诗段中焦仲卿和其母亲的对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焦仲卿听到刘兰芝的一番陈述后,他马上去找母亲询问,并表达了自己对兰芝的看法,此时的仲卿是想采用一定的方法,挽救濒危的婆媳关系。 B.仲卿对母亲一开始是尊敬的,对刘兰芝说的“大人故嫌迟”的说法是怀疑的,这可以从“何意致不厚”一句中看出。 C.仲卿的母亲一看到焦仲卿来问及此事,已经怒火中烧,把自己对刘兰芝由来已久的“愤恨”立即发泄出来,并命令仲卿速遣兰芝。 D.焦母的“遣”意已决,焦仲卿的“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决绝表态,把矛盾推向了顶峰。但此后仲卿的妥协正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度的威力。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B |
看了 阅读《孔雀东南飞》中以下三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反七步诗》1这首诗中的“豆”成了()的人,“萁”成了()的人.2“不为同根生,《反七步诗》1这首 2020-05-02 …
七步诗,在诗中诗人用()和()来比喻曹呸和自己;用烧豆秸煮豆子来比喻()。全诗表达了诗人() 2020-05-17 …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2020-06-09 …
与《七步诗》相比阅读,你会发现,曹植的诗是,郭沫若的诗是.郭沫若的诗指的是反七步诗 2020-06-09 …
关于反七步诗郭沫若的问题反七步诗郭沫若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 2020-06-09 …
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呤.竹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已亥杂诗.浣溪沙.的诗 2020-06-21 …
,七步诗,2,鸟鸣涧,3,芙蓉楼送辛渐,4,江畔独步寻花,5,石灰吟,6,竹石,7,闻官、七步诗, 2020-06-21 …
为什么五(七)言诗这4句诗当中1、2、4句的押韵是一样的!而这第3句为什么不一样呢?诗词 2020-06-22 …
三国曹植写的《七步诗》我们学习的却是下面的那首诗,这是对的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2020-07-23 …
哪位大才子帮我写4首诗啊?每首诗每句的开头分别是杜志强常杨李梦博周大伟七言诗像这样李树花下清风醉,梦 2020-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