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题目详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看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问题?“天下事之有难亦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词末说“世  2020-05-13 …

英语翻译天之生蓄万物,纷纶涣散,虽会四时之变而後成,亦已众矣.必役之以人,然後无所弃,百工众技,机  2020-05-17 …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  2020-06-28 …

英语翻译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  2020-07-04 …

请问这段《双城记》的翻译有谁知道是谁翻译的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此亦蒙昧世,此亦智慧世。此亦光明  2020-07-10 …

古文求翻译。5、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前代战斗,多古文求翻译。  2020-11-08 …

英语翻译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风雨  2020-11-25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不亦……乎?是什么句式?  2020-11-25 …

几个字词求疏通(好的有加分)其恕乎的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而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之和后士不可以  2020-11-26 …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遂用猖蹶C.公亦尝闻天子之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