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观书有感其二寄托了一个什么道理

题目详情
观书有感其二寄托了一个什么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①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④来.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源头为它源源不断的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气力,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哪(nǎ)得:怎么会.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其二) 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从以‘巨舰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评的是榜书大字的创作.此诗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涨船高则能够行驶自在,形象地比喻书法艺术创作一旦灵感勃发,则能够使书写一下子变得流畅自如,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本质过程,也是一般艺术创作的重要本质.当然,该诗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见书法作品的技艺精炼且生动流畅,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艺术道理.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诗.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 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 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 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观书有感》二诗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参考资料:百科
看了 观书有感其二寄托了一个什么道...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冠词在书面英语中是个什么地位?我常写英语忘记冠词在我用汉语来思维,如有人跟我  2020-04-07 …

要写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中心的读后感,读什么书好?RT,要求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中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  2020-05-16 …

标点符号哪一个有误?怎么改?中国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  2020-06-08 …

人生的第一课一文的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其中一段“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  2020-06-14 …

上联写景怎样具体描绘方糖的清澈明净?诗人用方糖的形象比喻什么?《观书有感》还有两个问题:1、本事颇  2020-07-02 …

读了六年的书,你有什么感想?呃...就是读书给了你什么好处,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读书?有什么感想?要  2020-07-15 …

许多成绩欠佳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书已经看过好几遍了,打开书感觉没什么是不熟悉的,一合上书又说不出书  2020-11-03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我对百草园是什么感情?对三味书屋又是什么感情?  2020-12-05 …

落花有意恋流水,流无意爱落花一同班男孩,在我同桌的书写了这句诗,他还想写感悟,但只写感悟两个字就被我  2020-12-06 …

读《读书感悟》,完成下题。读书感悟①做什么可以解忧,干什么可以消遣?好办法--读书!②叶文玲曾经说过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