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怀》原文,注解,赏析.
题目详情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怀》 原文,注解,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译文】 表美如水波纹新袄刚做成,面料绵软匀细温暖又轻盈. 晴天晨起抱它倚墙晒太阳,夜间赏雪应当不忘披在身. 袍里夹绒不干吃苦的活儿,说木棉花儿冷是徒有其名. 宴罢友人叹息声中黑夜至,稳稳躺下一觉睡到大天明. 民众大多饥寒交迫无力救,一人独享荣华没啥好心情. 心里咋就难忘农民耕种苦,好像听到饥民受冻不绝声. 啥时能有万丈之长保暖衣,与您分享护住洛阳至更多.[ 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于公元831(太和五年)至832年(太和六年)冬任河南尹时所作.当时诗人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壮年时代的白居易曾以写作《新乐府》、《秦中吟》闻名于世.在那些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辉篇章中,白居易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情人民的疾苦.后来由于仕途上的多次挫折,青壮年时的锐气逐渐消失,以致“露饱蝉声懒”,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人道主义思想始终未泯.这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即是明证. 诗的前半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绫袄的温暖、轻盈.“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是介绍新袄的用料、式样.绫是一种提花软缎,制成绵袄,自然地呈现出水波状的衣纹,这是外表;至于袄内则是丝绵絮成,故暖而且轻.可见,这是一种极高档的过冬御寒之物,下联用“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下雪行”来说明这件绫袄的用途.“兴”是指早晨睡醒起床,“好”与下文“宜”互文见意,都是适宜于做某事的意思.冬天的早晨天气寒冷,能够晒会儿太阳自是舒适可人;而晚上出门访友,穿着暖而轻的绵袄,踏雪赏月更不失为雅事.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是从侧面表现绫袄的优点.鹤氅是古代官僚贵族时髦的披戴,木棉在当时也是珍稀品.它们徒有虚名,不如丝绵,更加补托出诗人这件用丝绵所絮绫袄的实用舒适.这几句分别从用料、御寒的效果、与鹤氅、木棉的对比几个方面表现了这件新袄的不凡,穿着这样高级舒适的衣服,宴安侵夜,安然隐睡到天明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诗人其实是不能够“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作了鲜明的回答.想到大多数贫民百姓都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无法得到救济,他独独一个人温暖,心中滋味并不好受.因为想着农民的艰难,致使他的耳旁经常响起贫民冻馁饥饿之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的产生,却是诗人日夜为贫寒百姓思虑所致.“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为贫民着想的可贵精神.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思想在这首诗中的痕迹.“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正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又一体现.杜甫身受贫寒之苦,仍然想到天下寒士,白居易则是自己温饱而不忘受苦的寒民.
看了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怀》原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帮我分析一下,一个句子(我不是中国人,谁来帮帮我)这是环保法的第六十七条下面有原文,我要问的是下面 2020-05-16 …
三国演义人物的精彩片段、性格评析说出8个人物要有原文的片段50然后性格评析50字说出8个人物要有原 2020-05-17 …
求一篇李清照[武陵春]的读后感,是读后感,不是赏析,要有原文 2020-06-09 …
辛弃疾的《西江月》抒发了词人的().整首词的中心是()有原文回答.而着重表现的是().给下列句子划 2020-06-11 …
西江月朱敦儒的全文翻译,翻译!不是赏析!原文是: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 2020-06-11 …
帮我分析一下,一个句子(我不是中国人,这是环保法的第六十七条下面有原文,我要问的是下面第二段1.依 2020-06-23 …
求汪曾祺《受戒》片段赏析、急、求对该小说的一些好的片段的赏析或读后感,一定要有原文片段.(好的答案 2020-07-10 …
获奖作文:偷师(选句子分析,有原文)我们学校很大,人也很多,可差不多就只有两种.一种人就是每天忙忙碌 2020-11-06 …
《隆中对》中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式?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曹操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2020-11-25 …
国外诗人写的有关大自然的诗最好有原文的.还有分析.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