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老子五千言的无为是什么

题目详情
老子五千言的无为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RE:RE:道德经(玄昭版)——老子五千言试解
  31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心静到这个份上,也就能够把物质生活条件的标准降到这么低的成度上来了.当然我们明白这是对“道德之意”的一种表达,知道他的意思——不为世间存在形式所动的“玄德之身”对自我的把握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就可以了.如果说真的要求人们去这样做的话,除了隐居深山或者边远地区的人或许可行,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常态社会环境中人而言,就是很不现实的强为之举.
  作为隐居清修者确实会像这样不断的去降低对现实生活外向追求和发展的愿望,但是社会毕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绝大多数的常人、包括选择到现实环境中去入世修行的人们,都是不可能去这样做的.不排除有这样的,但我们也不提倡——这就是我们的理解,同时也是我们的态度.
  3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出于对于高深道法的自觉、对污浊身像的清醒、对修持成果的珍惜、以及对世间险恶的提防等多方面的考虑,这些真正相信“道德之意”的人不会再去用过于花哨的语言讲修道的事情,也不会去把自己的“知道”当成常人所认为的渊深博大的知见去表达,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会去表现自己好像是多么的善于在道中行走.反过来讲,如果不是这样去把握的,那他就是把修道当成工作或者事业这些常规事项来对待了,而不是切身处地的把自己得到的大道真正当做万劫难逢的真道真法去看待.是凡这样的人都是不严肃的,机缘无价而有限、人身难得而易失,真的要是错过了那也就错过了,那是他自己不想真修真得,怪不到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