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十五夜望月第一、二句从什么觉、什么觉和什么觉等角度来写景
题目详情
十五夜望月第一、二句从什么觉、什么觉和什么觉等角度来写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一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的,第二句是从宏观的角度.
原文: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主旨:
这首诗写中秋望月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中秋夜景,后两句写在同是望月人当中,只有自己满怀秋思.
原文: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主旨:
这首诗写中秋望月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中秋夜景,后两句写在同是望月人当中,只有自己满怀秋思.
看了 十五夜望月第一、二句从什么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三角贸易,一战……到二战的历史联系与影响2.14世纪到20世纪重要 2020-04-25 …
秋波娟,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所描绘的景物有何特点,这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2020-05-13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1.本段写出了三峡 2020-05-21 …
郦道元写景手法变化万千,同为写山,请分析“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2020-06-06 …
沁园春雪上阙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雪景有什么特点 2020-06-10 …
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 2020-06-15 …
①《示儿》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答:②《过零丁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答:③《狱中题壁》①《 2020-06-19 …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这句所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2020-06-19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虽没有直接写出描写对象,你体味到了哪些景致“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 2020-07-10 …
问题一: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完整诗句?问题二:天涯海角的涯什么意思?日薄西山的薄什么意思?白头偕老的偕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