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诗歌很凝练。“风烟望五津”一个“望”字就是一例,请加以赏析2这首诗的颈联是千古佳句,备受后人喜爱,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喜爱的原因.大家们,快来帮我

题目详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1诗歌很凝练。“风烟望五津”一个“望”字就是一例,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的颈联是千古佳句,备受后人喜爱,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喜爱的原因. 大家们,快来帮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般说来,人们在同自己的亲威、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依依不舍,免不了要讲些祝愿一路平安、保重身体或者后会有期之类的话,有的甚至还要作出“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是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了进去,那就会显得俗套、平庸,没有味道了。王勃不愧是一位市斤,他才不去写这些呢!他的这首送别诗,别开生面,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把人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读后使人深受感动。 在这首诗里,开头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只好观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离情别绪。“城阙辅三秦”,但见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风烟望五津”,再看朋友所要去的地方,千里迢迢,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一近一远、一明一暗的景物,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送别画面,饱含着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是点题的,下面讲明了朋友之间分别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筵席总是要散的,感情十分深厚的朋友也难免要分别,不可能永远会聚在一起。其原因就在于“同是宦游人”,各人有各人的职守,都要奔赴自己办事的岗位。所以,这种分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决不会分别而疏远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诗人和杜少府分别的意义就在这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表现出诗人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不管到了何处,都会觉得好像仍在与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促膝谈心,那样的快乐、幸福。 说到这里,诗人还嫌余意未尽,再加上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他语重心长,勉励朋友在分手的时候,千万不要象小孩子那样掏出手绢来揩眼泪,悲伤难过,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这样的诗句,扣人心弦,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初唐四杰”的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束缚,勇于创新,但还不够完善。例如王勃的这首诗,三、四两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按照律诗的要求,应当是对仗,但却用了散调,不够合律。后来,有些轻薄的文人就讥笑他们。然而,这掩没不了他们的成就。杜甫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讥笑他们的人消亡了,而住院病人的诗则将千古流传下去。 【评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权威分析】 唐诗鉴赏大词典: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这是一首赠别友人的诗。上路的杜少府显然是郁郁不得志的。从城阙巍峨、畿辅广阔的京都长安,离别亲友,独自去往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的蜀川,此情此景自是难堪的。诗的发端,不但点明地点,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风烟”,写五津僻远,难以望见,也隐含仕途前程,渺不可知。关切之情,在“望”中流露。三、四句推进一层说,你此去固然如飘泊的孤舟,我也是多年沉浮于宦海的人;彼此分手,我何尝不同样黯然呢!以同情为安慰,已暗逗“知己”二字。然后转折出天涯如比邻的情怀。以临别不效儿女态为结,格调极高,使友人的精神也为之振作。这样的劝慰,自与一味作感伤语不同,在流行儿女笔墨的初唐诗中,尤为难得。 此诗立意显然受到建安诗人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的影响。曹诗中有这样的话:“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如果)不亏,在远分(情分)日亲。何必同衾(被子)帱(床帐),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热病),无乃(未免是)儿女仁(情爱)。”王勃诗借其意而措辞更为洗炼、蕴藉、从容。从初唐沿袭绮靡浮弱的齐梁宫体诗遗风中突破出来,本是“四杰”的历史功绩,在诗风革新上,反齐梁而学建安,更代表着诗歌发展的进步的时代趋势, 这是一首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的五律。不但字声平仄完全协调(第七句虽用“平平仄平仄”变式,亦律句通例,杜甫律诗中尤多),而起、承、转、合,章法井然,对仗的运用,也能注意到整散的变化,第二联用流水句法,似对非对;这是因为首联用严整的对偶起头,所以故意用散调相承,以免呆板。第三联凭空挺起,转折有力,是全首诗意最警策的地方。末了自然结出莫效儿女别泪沾巾情态,劝慰之中,又有勉励,读之令人胸襟开阔。可见,五言律诗到“四杰”笔下,已经基本定型了。
看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诗歌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大人们吸烟时,从烟头上直接冒出的烟是蓝色的,而从人们口中的吐出的烟却是白色的,都是烟,为什么颜色不  2020-06-23 …

求一篇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英语作为.要求1.单词在150个左右.2.分三段.第一段主要写现在人们吸烟  2020-07-08 …

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有冰花,还有什么呢?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有冰花,还有  2020-11-02 …

冬爷爷送来了许多礼物.他给我们送来了冰花,送来了,送来了,还送来了冬爷爷送来了许多礼物.他给我们送来  2020-11-02 …

英语翻译1.人们吸烟的原因是因为好奇和烦恼.2.吸烟是一种坏习惯,吸烟有害健康致癌,浪费金钱,引起火  2020-11-04 …

小宇从电视里听说了全世界有一个戒烟日,但不知道其中的意义.学习物理后,他终于明白了要号召人们戒烟的原  2020-11-05 …

英语翻译现在中国吸烟的人越来越多,已经达到总人口数的45%,这些人多为年轻人,甚至是中小学生,他们吸  2020-11-05 …

国家烟草专卖局曾向全国烟草行业发出《关于加强“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人们在烟草业所  2020-11-07 …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引起烟草花叶病毒的病原体是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叶片被感染后会出现斑点,从而降低烟叶的质  2020-11-11 …

送外教什么礼物好送外教什么礼物好有几个美国老师来我们学校免费教我们英语,她们人很好,还送我们礼物,她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