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

题目详情

“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不足,生齿日繁,游手日众。”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

B. 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 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松

D. 社会风气日益消靡没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导致明朝赋税制度调整的原因是,田赋日增带来的细户逃亡,而非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
“土无不科之税”,赋税征收仍然重视田亩标准,制度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
“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松,故C项正确;
“生齿日繁,游手日众”,农村人口的消靡没落,不能代表整个社会风气的状况,故D项错误.
故选C.
看了 “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学一首示子侄》中有一句话不理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  2020-04-07 …

材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问:1.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地区  2020-06-02 …

三字经中本问题“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和“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这两句出自  2020-06-10 …

英语翻译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2020-06-16 …

英语翻译1.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2.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3.然则昏  2020-06-16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的什么情况.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欧洲  2020-06-20 …

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什么?1、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我  2020-06-20 …

下面的文章谁能用简单文字详细解释特别是这句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希望对下面文字解释透彻过犹不及”即  2020-06-28 …

下面在讲什么谁能用简单文字全部讲清楚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  2020-07-25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关于这种中世纪欧洲流行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国王不是最大的领主B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