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
题目详情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本文的作者为___代文学家___,这篇文章选自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___
(4)下面句子节奏与停顿错误的一组是:___
A.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D.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5)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穷和尚能完成去南海心愿的原因。你还能再举一例子帮助作者证明他的观点吗?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本文的作者为___代文学家___,这篇文章选自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___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其一贫,其一富 |
B.人之为学 | 吾欲之南海 |
C.或以钱币乞之 | 以告富者 |
D.卒之为众人 | 卒于鲁也传之 |
A.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D.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5)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穷和尚能完成去南海心愿的原因。你还能再举一例子帮助作者证明他的观点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解答这类题主要依靠的是平时的积累,非常必要记住关键性的文学常识比如:作者及其朝代,出处,及相关知识.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卒:最终
句意: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其:他的;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其:其中
B句意:人们做学问.之:用于主谓之间;我想要到南海去.之:去
C句意:有的人用钱买方仲永的诗.以:用;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以:来
D句意:最终成为了普通人.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都是最终.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A句意: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B句意: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C句意: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D句意:因此,天资聪明和敏捷,虽然可靠却也是不可靠的.
故选:B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论据的补充,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借助平时的积累.
答案:(1)清代 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
(2)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3)D
(4)B
(5)穷和尚虽然贫穷,但他不畏惧困难,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做,所以他最终取得了成功.
水滴穿石,卧薪尝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卒:最终
句意: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其:他的;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其:其中
B句意:人们做学问.之:用于主谓之间;我想要到南海去.之:去
C句意:有的人用钱买方仲永的诗.以:用;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以:来
D句意:最终成为了普通人.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都是最终.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A句意: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B句意: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C句意: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D句意:因此,天资聪明和敏捷,虽然可靠却也是不可靠的.
故选:B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论据的补充,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借助平时的积累.
答案:(1)清代 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
(2)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3)D
(4)B
(5)穷和尚虽然贫穷,但他不畏惧困难,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做,所以他最终取得了成功.
水滴穿石,卧薪尝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看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赏析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最好在加些生活中的例子.赏析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 2020-05-20 …
评价下列句子的涵义人之憎我之,不可不知也,吾曾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只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 2020-05-21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元)张养浩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 2020-06-09 …
Neither+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某人也不……例如:我是一个学生,他也是一个学生.怎 2020-06-14 …
英语翻译1.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2.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3.人或问之:“何为泣乎?”4 2020-06-28 …
某人带着猎犬举着火把进入人迹罕见的山洞里,不久猎犬死亡,当人蹲下后,火把也熄灭,人也感到头晕气喘, 2020-07-15 …
求一个故事成语意思是讲一个人从来不帮助别人也不需要别人帮助比如一个说你们有事情别求我我也不会去求你们 2020-11-21 …
现在需要一个描写人的作文,不可以是家人,也不可以是陌生人,必须是朋友和同学大家帮帮忙,急死我了快最好 2020-11-22 …
二(1)班有36名学生,其中学习弹钢琴的有8人,学习下棋的有26人,有4人是两项内容都学习的。既不学 2020-12-06 …
数学总考不好,怎么办我现在高二了,数学总考不好。现在就是个50到60分。我上课也认真听,下课也多做题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