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问题。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

题目详情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看电影事件中作者共写到哪几种中国人?讲堂中的“我”和电影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的“偏”和“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句话是对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国民歧视的反击,表现作者的极为愤慨的思想感情;同时看到当时中国现状,也有着身为弱国子民的悲哀。
2.给帝国主义效劳的中国人;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有着深沉爱国情感的中国人;(鲁迅)我——面对现状寻求救国的出路;电影中的中国人——无视中国现状苟且偷生。
3.对其麻木不仁的痛恨。
4.匿名信事件:写日本青年寻衅是为突出藤野先生的品格做反面衬托;由藤野先生订正讲义而来。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以上意对即可)
5.“略”。

看了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要背三字经?我看了看书,除了头几句,八成以上的内容我不能流利的读下来,更不要说理解和背诵了.  2020-06-10 …

阅读杂谈①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阅读  2020-07-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  2020-11-2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  2020-11-2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  2020-11-20 …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下列各题。我们缺的是见识--崔永元对话刘震云崔永元(以下简称“崔”):现在“知识  2020-12-10 …

自由、民主一直是思想家们关心讨论的主要论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平民主义者先假定了正义在于“平  2020-12-13 …

(25分)自由、民主一直是思想家们关心讨论的主要论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平民主义者先假定了正  2020-12-13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  2020-12-29 …

走进名著名著阅读填空。作为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