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踏莎行•山居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①常与野人期,忘形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①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释】①松醪:用松膏酿制的酒。
(1)“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被评价为精美绝伦的诗句,试从不同角度来对这两句词进行赏析。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①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释】①松醪:用松膏酿制的酒。
(1)“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被评价为精美绝伦的诗句,试从不同角度来对这两句词进行赏析。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一句是描写景物的句子,所以可以从描写的角度来解答,如“色彩、观察的视角、语言”等方面来入手.色彩比较明显,应用多种色彩“红、碧、黄”对比强烈;观察视角,先写远处天边的“丹枫”,再写“黄花”层次感叫强;语言方面主要是数量词的对应,“万叶、千点”.
(2)“喜、怜、忘形、清闲”表现的是闲适惬意、怡然自得.
答案:
(1)(4分)①色彩的点染.红色的枫叶以碧蓝的天空做背景,黄色的菊花以幽暗的壁岩做背景,色彩斑斓,对比强烈.
②视角的高低交错.先写直入天边的丹枫,后写飘洒而下的黄花,错落有致,视野开阔.
③数量词的对应.“万叶”极言枫叶之多,给人层林尽染之感,画面开阔;“千点” 则写出了菊花小而多,且分布之广,给人以满天繁星之感.(答出其中两点即给4分)
(2)(2分)表现出山居之时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心境.
译文:
高高的山上现在进入了秋天,山中景物清爽秀丽.景物众多争艳斗奇就像一副图画.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又逢天气爽朗,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又逢天气爽朗,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我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
赏析:
张抡这首《踏莎行》上片写秋天山景,下片写仲秋赏月.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第一句先以“秋”字点出节令,然后以“入”字写出秋来的动态,再以“山”字指明秋入的处所.前方着一“云”字,点明山势高峻,耸立云端.通过此句四字,把本词描写秋山的意旨交代出来.接下去,用第二句写秋入云山所带来的变化.“物情”二字,指山中景物的情态.“潇洒”,乃清秀爽丽之貌.这两个字最宜于表现秋天风物秀逸的风韵.如杜甫《玉华宫词》:“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张抡说“物情潇洒”,不只是写到秋之于物的作用,而且写出景物之情.仿佛山中草木有知有情,秋来之际显出潇洒的姿容.而从“物情”的“潇洒”之中,又可见出词人潇洒的笔意,词家之清韵.景中有我,我在景中,情深意远,极尽赏爱之意.接着第三句紧续一笔,“百般景物堪图画”,“百般”极言景物之多,千姿百态,争艳斗奇,蕴含着无限的诗情画意,故而说“堪图画”.张抡这首词,可说是以画入诗,诗中有画.山中秋景胜绝,无处不美,目不暇接,要有一番选择,用最典型的景物写出秋山之美,于是词人以生花妙笔写出丹枫、黄花两景.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这是两句精美绝伦的对偶句.第一句,“丹枫”,亦称霜叶、红叶.谓枫叶经霜而红,色艳如丹,故称为“丹枫”.“万叶”,极言枫叶之多.“丹枫万叶”四字点带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之景.“碧云”,青白色的云气.句尾的“边”字,是个忽视不得的字眼.丹枫的位置、山势的高大均由此字点出.说明火红的枫叶层层叠叠,依山而上,一直铺展到碧云旁边,描绘出碧云与红叶相映,山色与青空交辉,丹枫似锦、万山如绣的秀丽景色.张抡以碧云映衬丹枫之色. “黄花”,即黄菊,以其色泽金黄,故称之为“黄花”.“千点”,是远而望之,言其小而多,也表现其点缀分布之广.“幽岩”,清幽寂静的山岩.有岩而幽,说明草木丰茂,一片青绿.“下”字,点出金菊的位置,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如散金碎黄,镶嵌在万绿丛中,显得分外明丽耀眼,描绘出岩壑含翠、金英秀发的清幽景色.
(2)“喜、怜、忘形、清闲”表现的是闲适惬意、怡然自得.
答案:
(1)(4分)①色彩的点染.红色的枫叶以碧蓝的天空做背景,黄色的菊花以幽暗的壁岩做背景,色彩斑斓,对比强烈.
②视角的高低交错.先写直入天边的丹枫,后写飘洒而下的黄花,错落有致,视野开阔.
③数量词的对应.“万叶”极言枫叶之多,给人层林尽染之感,画面开阔;“千点” 则写出了菊花小而多,且分布之广,给人以满天繁星之感.(答出其中两点即给4分)
(2)(2分)表现出山居之时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心境.
译文:
高高的山上现在进入了秋天,山中景物清爽秀丽.景物众多争艳斗奇就像一副图画.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又逢天气爽朗,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又逢天气爽朗,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我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
赏析:
张抡这首《踏莎行》上片写秋天山景,下片写仲秋赏月.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第一句先以“秋”字点出节令,然后以“入”字写出秋来的动态,再以“山”字指明秋入的处所.前方着一“云”字,点明山势高峻,耸立云端.通过此句四字,把本词描写秋山的意旨交代出来.接下去,用第二句写秋入云山所带来的变化.“物情”二字,指山中景物的情态.“潇洒”,乃清秀爽丽之貌.这两个字最宜于表现秋天风物秀逸的风韵.如杜甫《玉华宫词》:“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张抡说“物情潇洒”,不只是写到秋之于物的作用,而且写出景物之情.仿佛山中草木有知有情,秋来之际显出潇洒的姿容.而从“物情”的“潇洒”之中,又可见出词人潇洒的笔意,词家之清韵.景中有我,我在景中,情深意远,极尽赏爱之意.接着第三句紧续一笔,“百般景物堪图画”,“百般”极言景物之多,千姿百态,争艳斗奇,蕴含着无限的诗情画意,故而说“堪图画”.张抡这首词,可说是以画入诗,诗中有画.山中秋景胜绝,无处不美,目不暇接,要有一番选择,用最典型的景物写出秋山之美,于是词人以生花妙笔写出丹枫、黄花两景.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这是两句精美绝伦的对偶句.第一句,“丹枫”,亦称霜叶、红叶.谓枫叶经霜而红,色艳如丹,故称为“丹枫”.“万叶”,极言枫叶之多.“丹枫万叶”四字点带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之景.“碧云”,青白色的云气.句尾的“边”字,是个忽视不得的字眼.丹枫的位置、山势的高大均由此字点出.说明火红的枫叶层层叠叠,依山而上,一直铺展到碧云旁边,描绘出碧云与红叶相映,山色与青空交辉,丹枫似锦、万山如绣的秀丽景色.张抡以碧云映衬丹枫之色. “黄花”,即黄菊,以其色泽金黄,故称之为“黄花”.“千点”,是远而望之,言其小而多,也表现其点缀分布之广.“幽岩”,清幽寂静的山岩.有岩而幽,说明草木丰茂,一片青绿.“下”字,点出金菊的位置,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如散金碎黄,镶嵌在万绿丛中,显得分外明丽耀眼,描绘出岩壑含翠、金英秀发的清幽景色.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踏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时态不理解.一般过去时:肯定句:主语+动词的过去式+.否定句:主语+didnot+动词原形+.疑 2020-03-30 …
文言文《学弈》的之字所对应的句子!“之”字的用法如下:1.助词,可译作“的”2.代词,代表“人”3 2020-05-22 …
文言文《学弈》中“之”字的用法对应的句子“之”字的用法如下:1.助词,可译作“的”2.代词,代表“ 2020-05-22 …
什么样的单词叫副词一般的在英文中以ly结尾的单词是副词,比如sadly,happily,loudl 2020-06-05 …
汉语名词在句中的作用是什么?除了可以做主语宾语外,还可以做形容词吗?形容词和动词的区别?在.,以及 2020-06-08 …
下列词哪些是可数名词,那些是不可数名词.people人,fruit水果,polic警察,cloth 2020-07-11 …
语法的应用,我看别人的回答看不懂,他所说的“陈述名词是确定的”“定冠词为the,不定冠词则有a/a 2020-07-20 …
一般现在时态中,动词一般用原形.表述事实讲真理,习惯动作常发生.动词词尾加-s(es),只表单数三人 2020-11-21 …
动词加doing和动词加todo区别请问动词加doing和动词加todo,一般怎么区分?如果遇到的是 2020-12-24 …
探讨定语从句引导词大部分英语语法书上讲定语从句先行词为人时,引导词用who或that引导,但也有部分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