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菊有黄花阅读的答案

题目详情
菊有黄花阅读的答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
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⑤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⑥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
⑦现在思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⑧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
⑨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⑩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11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选自《读者》2009第5期,有删改)
11.整体感知全文,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3分)
12.文章第③段的括号里应填( )代的陶渊明,他是( )诗派的代表人物,“采菊东篱下”后面应接的诗句是“ ”.(3分)
13.文中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进行具体赏析.(2分)
14.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答.(3分)
11.(3分)①我在姐姐帮助下,梳着仕女发型,顶着满头菊花跑出家,惹得村人围观.
②我羡慕菊花枕,决心做一只却没做成.③我周日逛街买回一盆黄色的菊花.(少一个活动扣1分)
12.(3分)晋 田园 悠然见南山
13.(2分)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菊花开放的姿态,表现它
“随意又随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赞美.
14.(3分)最后—句点明并升华了文章的主旨,黄色的菊花勾起了作者对孩提时的美好回忆和对荚的追求,驱散了秋天的寒意,让心灵一片温暖,而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已不言而喻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