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
题目详情
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七世纪中期(646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大化改新主要的内容: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创立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在中央集权思想的指导下,学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置八省百官”,在地方上则设国、郡、里三级行政区划,分别由朝廷委派国司、郡司和里长管辖;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
材料二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掀起了一场清算中华文化的潮流。福泽谕吉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他还呼吁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似背景。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在对待中华文化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
(3)依据材料二,概括福泽谕吉“脱亚入欧”论的主要内涵?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七世纪中期(646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大化改新主要的内容: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创立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在中央集权思想的指导下,学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置八省百官”,在地方上则设国、郡、里三级行政区划,分别由朝廷委派国司、郡司和里长管辖;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
材料二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掀起了一场清算中华文化的潮流。福泽谕吉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他还呼吁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似背景。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在对待中华文化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
(3)依据材料二,概括福泽谕吉“脱亚入欧”论的主要内涵?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相似背景,依据材料一“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结合明治维新的背景可以得出相似背景是变革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外国先进文明传入;革新力量通过暴力手段成功掌握政权.
(2)第一小问的差异,依据材料一“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学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地方上则设国、郡、里三级行政区划,分别由朝廷委派国司、郡司和里长管辖”、“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可以得出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依据材料二“日本掀起了一场清算中华文化的潮流”可以得出明治维新强调清除中华文化影响.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时期中国的史实可知,大化改新前,中华封建文化相对于日本的奴隶制文明是先进的;19世纪中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历史潮流,中华封建文化明显不利于日本民族振兴.
(3)本小问的内涵,依据材料二“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可以得出内涵是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摆脱欧美奴役,实现民族独立;与欧美列强共同向外侵略扩张.
故答案为:
(1)变革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外国先进文明传入;革新力量通过暴力手段成功掌握政权.
(2)差异: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华文化;明治维新强调清除中华文化影响.
原因:大化改新前,中华封建文化相对于日本的奴隶制文明是先进的;19世纪中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历史潮流,中华封建文化明显不利于日本民族振兴.
(3)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摆脱欧美奴役,实现民族独立;与欧美列强共同向外侵略扩张.
(2)第一小问的差异,依据材料一“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学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地方上则设国、郡、里三级行政区划,分别由朝廷委派国司、郡司和里长管辖”、“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可以得出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依据材料二“日本掀起了一场清算中华文化的潮流”可以得出明治维新强调清除中华文化影响.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时期中国的史实可知,大化改新前,中华封建文化相对于日本的奴隶制文明是先进的;19世纪中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历史潮流,中华封建文化明显不利于日本民族振兴.
(3)本小问的内涵,依据材料二“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可以得出内涵是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摆脱欧美奴役,实现民族独立;与欧美列强共同向外侵略扩张.
故答案为:
(1)变革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外国先进文明传入;革新力量通过暴力手段成功掌握政权.
(2)差异: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华文化;明治维新强调清除中华文化影响.
原因:大化改新前,中华封建文化相对于日本的奴隶制文明是先进的;19世纪中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历史潮流,中华封建文化明显不利于日本民族振兴.
(3)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摆脱欧美奴役,实现民族独立;与欧美列强共同向外侵略扩张.
看了 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外来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西周分封的积极作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了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的统治D 2020-03-31 …
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不可能看到什么?A陶瓷作坊了大量奴隶在劳作B全国崇尚武力,社会如同 2020-05-12 …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奴隶的悲惨生活的是()A.奴隶有人身自由B.奴隶主可以把奴隶随意转让和买卖C.商朝 2020-05-13 …
古罗马的提洛斯岛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市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奴隶像牲畜一样等候买主。这说明A.奴隶制是 2020-06-17 …
古诗文中隶籍是什么意思(水军多不练习而隶籍,遵勖命部校按劾,拔去十七八。)请翻译成现代汉语,求高手 2020-06-28 …
奴隶的悲惨生活表现在①他们没有人身自由②有的奴隶要戴着枷锁,受到非人的待遇③奴隶主可以把他们随意转 2020-06-28 …
奴隶的悲惨生活表现在①他们没有人身自由②有的奴隶要戴着枷锁,受到非人的待遇③奴隶主可以把他们随意转 2020-06-28 …
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雅典,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陶器作坊里大量奴隶在劳作B.全国崇尚 2020-11-06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戈雷岛又称“奴隶岛”,与首都达喀尔隔海相望。这个岛历史上被西方殖民者用 2020-11-13 …
奴隶主采用极端野蛮和残暴的手段,把大量奴隶集中在一起劳动,……根本不顾奴隶的死活,致使大批奴隶还在青 202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