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

题目详情
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七世纪中期(646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大化改新主要的内容: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创立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在中央集权思想的指导下,学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置八省百官”,在地方上则设国、郡、里三级行政区划,分别由朝廷委派国司、郡司和里长管辖;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
材料二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掀起了一场清算中华文化的潮流。福泽谕吉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他还呼吁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似背景。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在对待中华文化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
(3)依据材料二,概括福泽谕吉“脱亚入欧”论的主要内涵?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相似背景,依据材料一“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结合明治维新的背景可以得出相似背景是变革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外国先进文明传入;革新力量通过暴力手段成功掌握政权.
(2)第一小问的差异,依据材料一“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学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地方上则设国、郡、里三级行政区划,分别由朝廷委派国司、郡司和里长管辖”、“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可以得出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依据材料二“日本掀起了一场清算中华文化的潮流”可以得出明治维新强调清除中华文化影响.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时期中国的史实可知,大化改新前,中华封建文化相对于日本的奴隶制文明是先进的;19世纪中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历史潮流,中华封建文化明显不利于日本民族振兴.
(3)本小问的内涵,依据材料二“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可以得出内涵是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摆脱欧美奴役,实现民族独立;与欧美列强共同向外侵略扩张.
故答案为:
(1)变革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外国先进文明传入;革新力量通过暴力手段成功掌握政权.
(2)差异: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华文化;明治维新强调清除中华文化影响.
原因:大化改新前,中华封建文化相对于日本的奴隶制文明是先进的;19世纪中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历史潮流,中华封建文化明显不利于日本民族振兴.
(3)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摆脱欧美奴役,实现民族独立;与欧美列强共同向外侵略扩张.
看了 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外来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皇帝的新装》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是哪一句话?为什麼要反复写这句话?2.课文中皇帝和大臣们发现自己  2020-05-21 …

求古文《雁奴》的译文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最后是群燕方寐一网无余者)  2020-06-15 …

求古文《雁奴》的译文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最后是群燕方寐一网无余者)谢谢了哦!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其美,召  2020-06-17 …

老北京的(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各是什麽?还有另一种说法:“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  2020-06-19 …

清朝碑文上写的“皇清待诰”是什么意思啊我于今年去拜祖坟,上面的碑文是“皇清待诰石公XX老大人之墓”  2020-06-21 …

汉字是表意文字,经过了六千多年的变化,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  2020-07-05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的词语!按顺序打子上来!不要老版的教材!新版的!只要词语!  2020-07-21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译文: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对等的人数  2020-11-25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译文: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对等的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