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
题目详情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可知,民族革命反映的是民族主义,政治革命反映的是民权主义,社会革命指的是民生主义,故这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据所学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之后两党共同进行了国民大革命,打倒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派军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由材料二“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可知,这是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来纪念辛亥革命.由材料三“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可知,这是从两岸和平的角度来纪念辛亥革命.两岸人民共同纪念辛亥革命,是因为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故答案为:
(1)主张:三民主义;意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共同努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或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3)角度:材料二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材料三从两岸和平的角度.原因: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
(4)和则两利,分则两伤.(有理即可)
(2)据所学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之后两党共同进行了国民大革命,打倒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派军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由材料二“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可知,这是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来纪念辛亥革命.由材料三“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可知,这是从两岸和平的角度来纪念辛亥革命.两岸人民共同纪念辛亥革命,是因为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故答案为:
(1)主张:三民主义;意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共同努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或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3)角度:材料二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材料三从两岸和平的角度.原因: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
(4)和则两利,分则两伤.(有理即可)
看了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权为民用,纵然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幅对 2020-04-06 …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 2020-06-17 …
以史为鉴,唐太宗非常重视选官用人,从他所用的人来看: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魏征敢于直言、 2020-07-28 …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却被诸葛亮巧设计谋,气得断送了性命。《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直到50多岁 2020-07-29 …
某渔村长期不加节制的海洋捕捞导致该村附近渔业资源几乎枯竭。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另谋出路。从个人利益 2020-11-25 …
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给予陈良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 2020-12-01 …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 2020-12-15 …
“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 2020-12-18 …
“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 2020-12-18 …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和对我们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