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学家用蟾蜍、蜻蜓、盗虻和黄蜂做实验:A.用线吊起一只蜻蜓逗引蟾蜍吃掉蜻蜓B.用盗虻(身体上有黄蜂样的色纹)代替A中的蜻蜓做实验,盗虻也被吃
某生物学家用蟾蜍、蜻蜓、盗虻和黄蜂做实验:
A.用线吊起一只蜻蜓逗引蟾蜍吃掉蜻蜓
B.用盗虻(身体上有黄蜂样的色纹)代替A中的蜻蜓做实验,盗虻也被吃掉
C.用黄蜂代替A中的蜻蜓,蟾蜍被黄蜂刺了一下而逃生
D.再用黄蜂、盗虻逗引蟾蜍,蟾蜍都不吃,但用蜻蜓逗引,蜻蜓被吃掉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D中,蟾蜍不吃黄蜂,是因为蟾蜍对黄蜂的 ___________ 形成了 反射。
(2)实验D中,蟾蜍不吃盗虻,是由于盗虻具有 的缘故。
(3)黄蜂和盗虻的色斑是蟾蜍免遭刺伤的 ,对于它们自身来说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
和 。
(4)如果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从来没有过黄蜂的分布,将盗虻引入这个生态系统将会出现 。
(5)在上述实验中,盗虻色斑的形成是 的结果。以上实验证明:具有 、 的生物更适应环境。
(1)色斑 避开黄蜂的条件 (2)黄蜂样的色斑 (3)条件刺激 警戒色 拟态 (4)被捕食者吃掉而被淘汰 (5)长期自然选择 警戒色 拟态
解析:(1)实验D中,蟾蜍不吃黄蜂,是因为蟾蜍对黄蜂的色斑,通过神经系统形成了条件反射 (2)实验D中,蟾蜍不吃盗虻,是由于盗虻具有黄蜂样的色斑的缘故。这是拟态 (3)黄蜂和盗虻的色斑是神经系统调节中蟾蜍免遭刺伤的条件刺激,对于它们自身来说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警戒色和拟态 (4)如果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从来没有过黄蜂的分布,将盗虻引入这个生态系统将会出现被天敌所食 (5)实验中,盗虻色斑的形成以及教材中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实验证明:具有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生物更适应环境。
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现有蜘蛛和蜻蜓若干只,它们共有120条腿,且蜻蜓只数是蜘蛛只数的2倍, 2020-05-14 …
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有蜘蛛、蜻蜓若干只,它们共有180条腿,蜻蜓只数与蜘蛛只数比为2:3,问蜻 2020-05-14 …
蜻蜓的平衡器官是什么?我家进一只蜻蜓,只会绕圈飞,翅膀又没受伤 2020-05-23 …
一只蜘蛛有8条腿,一只蜻蜓有6条腿,如果蜘蛛、蜻蜓共有腿450条,蜘蛛的只数是蜻蜓只数的3倍,那么 2020-06-08 …
一元一次方程蜘蛛有八条腿,蜻蜓有六条腿,现有蜘蛛和蜻蜓若干只,他们共有120条腿,且蜻蜓只数是蜘蛛 2020-06-26 …
蜻蜓只数的7分之4等于蝴蝶的只数.单位”1“是() 2020-07-06 …
蜻蜓只数的4/7等于蝴蝶的只数.这句话中单位一的量是多少 2020-07-06 …
蜻蜓只数的七分之四等于蝴蝶的只数.这句话中的单位一的量是多少. 2020-07-06 …
一只蜘蛛有8条腿,一只蜻蜓有6条腿,如果蜘蛛、蜻蜓共有腿450条,蜘蛛的只数是蜻蜓只数的3倍,那么 2020-07-06 …
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现在蜘蛛和蜻蜓一共有12只,一共数出80条腿.蜘蛛和蜻蜓各有多少只?(先 2020-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