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1分)芳嘉园十五号欸乃①芳嘉园,多雅致的地名,却是一条陈旧老胡同。来到十五号,直统统一个大门洞,没有门槛,两扇笨重木门敞着,油漆斑驳,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1分)
芳嘉园十五号
欸乃
①芳嘉园,多雅致的地名,却是一条陈旧老胡同。来到十五号,直统统一个大门洞,没有门槛,两扇笨重木门敞着,油漆斑驳,也像摆设。但当年气派,仍依稀可辨。入内,方砖铺的路,想是年头久了,踩出凹坑,有的已经破裂;又被低矮“抗震房”挤着,显得狭窄,曲里拐弯。行不久,忽然开阔,一座似殿宇般大屋耸立眼前。一溜儿对开木门,油漆全无,灰灰的,沉默地紧闭着。呈弧形大屋顶,杂草丛生,间有小小灌木。
②行至大屋东端,木门没了,砌起狭狭一堵墙,嵌两扇玻璃窗。旁边板门,几乎紧挨高高围墙,虚掩着。才轻拍一下,便听得里面有人应道:进来吧。进屋,眼前顿时一暗。靠窗处明亮些,一位老太端坐方桌边,执细长毛笔,正在一方尺幅宣纸上作画。老人家头也没抬,对家人一般,随口说了句:待会儿,他很快回来。又埋头作画了,也没说坐。回头看,确也没待客处。待着无事,此时已适应室内光线,便东张西望起来。这才看清,屋子狭长,一面是墙,一面是板壁。板壁高不过两丈,看得见上端粗大梁柱。暗黑砖地上,架子床,柜橱,几样简单家具,以及烧饭锅灶之类,都靠板壁、砖墙摆放。没有后窗。越往里走,越显阴暗。再深入几步,连板壁也没了,露出好大豁口,与那大屋连通着,看去深广、荒凉、黑魆魆,几乎阴森森的。却隐约见得,里面有好些东西堆放着,像是木质构件,却分辨不清是什么。连忙退回来。见一根电线从高处垂挂下来,带着蛛网,拖着个赤膊灯泡,悬在方桌上空。不敢想象,这竟是大名鼎鼎王世襄先生的家!
③王老还没回来。不怪他,是我们来得早了。遂踅到方桌边看老太作画。奔80了吧,还悬腕提笔,描画稳健,形象线条都美。有人物,有不知名称摆件,颇似东瀛风格。
④看过老人作画,便转身出门。见墙脚转角处,垒着好些瓦盆,有的已碎裂了。想来主人喜欢莳花弄草,如今已无此精力,就随意堆放在那里。但其中一只,残留些许泥巴,竟奇迹般长出藤蔓来,沿着瓦盆堆高低蜿蜒,叶子碧绿,藤蔓顶端,灿烂地开放一朵酒盅大喇叭花,如孩童欢畅的笑。不由驻足,欣赏,感叹,想起“生命力”一类词句来。
⑤沿那大屋踱去。那屋一长溜,且门槛特高。每扇门,上端方格窗,下面刻有山水人物。便猜测:这大约是待客正厅。那么,它后面必定还有几进屋,还带着花园吧。居住如此雄伟气派屋宇的,绝非一般官宦人家,兴许正是王老先辈基业,也未可知。如今,当年荣华富贵,已然“灰飞烟灭”。但“封建余孽”这顶帽子,想必戴了大半辈子,所受磨难、煎熬,当是我等难以想象的。我彳亍而前,边胡思乱想着,不觉将到大屋西头。眼前忽然一排明亮玻璃窗。窗帘开着,见里面吊了顶棚,漆成奶油色,当中一盏漂亮吸顶灯,光洁木地板,沙发、电视、玻璃柜橱、音响……似乎当下时髦摆设,大都有了,够惬意的。想不到这老旧大屋可以改造成那样,我惊讶,大开眼界,竟傻愣愣呆看起来。忽听旁边“乒乓”响,一个女的冲出来,喝问:干什么干什么,打眼盗窃是吧?我慌忙转身往回溜。那女的仍追着吼:说!说!哪来的?不说拉你派出所去—那吼声戛然而止。“砰”一声,那女的摔门回屋去了。
⑥正诧异间,见一位敦实老汉,身着旧卡其装(脚下穿什么没留意,反正不是皮鞋),推一辆“老坦克”自行车,向我招呼:您来啦。有那么一霎,我愣住,头脑子茫然。你想想,眼前这位太像旧时看门老汉,骤然面对,我哪能将之与心目中儒雅渊博那一位联系起来?好在我很快反应过来,慌忙迎上去恭敬问:是王老先生吗?他慈蔼地微笑着,操一口好听京片子,“嗳嗳”连声应答。还说:对不起您哪,想在您来之前,抽个空儿,办点小事,竟耽搁了。见我目光落在他手里那个老旧搪瓷茶缸上,便略带腼腆地解释:碰掉点儿磁,拿去补补……
⑦拜访王世襄先生仅此一回,难忘。也留下不大不小疑窦。老两口何以屈居这逼仄简陋一隅?直到板壁背后那些堆放进了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展厅,这谜才得解开。原来这正是老两口要守护的。那些桌,椅,书架,画案……皆为铁力木、黄花梨木一类珍贵材料所制,是当今难得见的。造型榫接,匠心之奇巧,不说绝后,亦鲜矣。而且不是刻意做得华贵艳丽那种。它们简约,古朴,儒雅,有着浓郁书卷气,足见王老趣味与喜好。很难想象,在这波诡云谲年头,两老怎么守护它们的。直到一位企业家答应将那些宝贝髹漆后,无偿捐献给国家,才放手,搬离那陋室。
1.简析第②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2.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经破败的芳嘉园意却仍有当年的气派,以此突出主人显赫的身世。
B.第②段先写进门时眼前一暗,过后才适应光线,暗示作者心理变化。
C.第②段中带蛛网赤膊灯泡的细节描写更形象地表现物质条件的简陋。
D.以墙角的喇叭花依旧富有生命力意在反衬这个家庭今昔盛衰的变化。
3.第⑤段写作者看到邻家居室、被女主人呵斥等,说说其写作意图。(3分)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王世襄的人物形象。(3分)
5.文章叙述拜访王世襄经过,为何却在两人刚一见面时便结束了?分析这样写的理由。(3分)
6.从人物形象与文章结构两方面评析结尾段。(6分)
1.
分 析:
这是两处关于人物形象的动作描写,可以通过具体的描写来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等。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分 析:
A“以此突出主人显赫的身世”分析不当。B“暗示作者心理变化”分析不当。D“反衬这个家庭今昔盛衰的变化”分析不当。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分 析:
本题可以从对比反衬的角度来分析其表达作用。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
分 析:
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
分 析:
剪裁的取舍取决于主题的表达需要,本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合理分析。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
分 析:
本题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文章结构更加完整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一只小猴重4千克,一只小猴的重量等于两只小兔的重量,两只小兔的重量等于4只小猫的重量.一只小兔和一 2020-05-12 …
1,某车间第一小组的人数比第二小组人数的五分之四少30人,两个小组共有420人.问两个小组各有多少 2020-05-13 …
1.八只小狗和六头小猪共重68千克.小狗和小猪各重多少千克?两头小猪=三只小狗2.小芳有两分,五分 2020-05-13 …
一个大猪和一个小猪共重18O千克,已知大猪的重量是小猪的7倍.大猪和小猪各重多少千克?甲乙两辆汽一 2020-05-14 …
大小两瓶油共重3千克,把大瓶油的4分之1倒入小瓶后,大瓶的重量与小瓶油的重量比是3:2,大小两个瓶 2020-05-16 …
两袋小麦如果从甲袋取出7.5千克放入乙袋两袋小麦就一样重如果从乙袋取出10千克放入甲袋甲袋的小麦则 2020-05-17 …
好的话悬赏50!小数除法,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的小数除法题!40道不重复(好的话我加重45悬赏)就是4 2020-07-15 …
两个小朋友比体重.小明说我34.3千克.小刚说我大约34.3千克猜猜谁更重些请说明理由两个小朋友比体 2020-10-30 …
关于牛二两个小车那个实验的小问题,两个小车各挂的两个重质量不同,到时重力加速度是一样的呀,按理说两个 2020-11-21 …
如果两个数含有的数字相同,且排列顺序恰好相反,就将这两个数称为互反数.如:56和65,123和321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