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如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再创科学技术辉煌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现实,从社会组织和社会意识复兴方面分析

题目详情
中国如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再创科学技术辉煌
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现实,从社会组织和社会意识复兴方面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说到“再”创科学技术辉煌,要看我们科学技术辉煌什么时候辉煌过.追溯历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始于清末,发展在民国,成熟在建国之初,这段时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科学技术最辉煌的时代.要问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史为鉴,或许我们能从这段辉煌中找出历史的规律.

要分析如何才能再创辉煌,我们要先分析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在清末以前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教育是以八股文为主,是培养歌颂统治者和为统治者维稳的文人,虽然其间也有对勾股玄定理、圆周率的发现,也有对星象的观测,但这只是科学领域的惊鸿瞬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我们今天教科书绝大部分都是沿用西方理论,逻辑学、数学、几何、化学、物理、解剖学等.所以封建的科举制度是阻碍科技技术的一个原因.

 

再看两千年来主导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系.儒家学说自从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成为中国人遵循的价值观体系.统治阶层就利用儒家学说来控制民众的思想,而儒家学说中的纲常礼教、克己复礼、君君臣臣要求人们不能挑战先贤,凡事只要“孔子曰”就是最后判定的标准,儒家学说制约了科学的向更深层次发展.这样的中庸文化导致中国在一个圈子里转了两千年,没有形成自己成体系科学.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我们没有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样的人才,也并不奇怪.所以社会的价值观是阻碍科技发展的源头.

 

清末鸦片战争后,很多进步国人认识到,大清不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国家,闭关锁国不会使大清进步,在曾国藩、李鸿章、魏源等一批进步人士的推动下,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先后派出四批留美学童赴美留学.但由于科举制度和传统意识的影响,最初的学童大都是私塾成绩不好的,并且有很多家长认为学习西学不会升官发财,因此留美学童的生源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最后学成归来的学童大多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最初如詹天佑、唐绍仪这样的人才并不多,大部分人做了编译工作,但他们为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成为日后厚积薄发的能源.

到后来庚子学童的派出,则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大师,比如,竺可桢、胡适、茅以升、钱学森等.在民间,人们也认识到了科举制度的穷途陌路,学习更先进的西学才有希望,很多人自费留学也大有作为,比如顾维钧、宋氏三姐妹等.

所以,打破传统科举制度,开放思想,学术交流才能使科学技术得以进步.

 

到了民国,彻底废除了科举制度,西方科学技术大量引入中国,成立了很多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同时破除了女人不能读书的陋习,兴办女子学堂,这期间中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早就了大批世界级的大师,比如:文学界的矛盾、巴金、老舍、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徐志摩.美术界的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自然科学界更多,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梁思成、钱学森等,大家熟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曾经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就读.很多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大展身手,为国家做出了标榜史册的贡献.

 

总结民国教育的成功,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自由学风.学校不受政府的影响,自由开展学术交流,自由表达学术观点.曾经蒋介石访问北大,被北大师生拒之门外,足见学校这片象牙塔的独立地位.

前段时间有记者采访耶鲁大学的校董,问:现在中国在搞教育产业化,耶鲁大学又是世界知名大学,是否有想过在中国建立耶鲁分校?校董说:学校的建筑可以一模一样地搬到中国,可学校的学风是搬不过来的.可见学校的文化氛围才是常青藤的核心.缺少了自由精神,大学乃至更个教育体系都是无源之水,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

很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大师,也可能有,可能过早地夭折在牛棚里了.

综上所述,只有废除体制的因素(例如科举制度),开放思想(不能固步自封),自由学风(不受政治影响),才能使中国的科技再创辉煌.

 

看了 中国如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科技组与作文组的人数比是9:10,数学组与作文组的人数比是7:5.科技组、作文组与数学组的人数比是  2020-05-13 …

可以用方程1.三四班的同学参加课外活动,九分之二的同学参加体育小组,三分之一的同学参加了文艺小组,  2020-05-16 …

六年一班原来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有30名同学没参加.开学后又有18名同学参加了科  2020-06-05 …

技小组原女生人数占全组人数40%,后来科技小组又来4名女生,女生占全组人数50%,科技小组原有同学  2020-06-05 …

八年级下,分式方程问题学校组织八年级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到距离学校15km的科技馆参观,部分同学骑自  2020-06-10 …

岭南路小学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比参加合唱队同学的4倍少45人,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比合唱队的同学多10  2020-06-19 …

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比是9:10.作文组与数学组人数比是5:7.已知数学组与科技组共69人,数学组比  2020-07-17 …

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的比是9:10,作文组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5:7,已知数学组与科技组共有69人,求  2020-07-17 …

jidao数学题3、育才小学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比参加合唱队的4倍少45人,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比合唱队  2020-11-15 …

感受科技寻找依据为了引导同学们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振兴中华,某校八年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