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赤壁赋》中,苏轼将“客人”的悲从哪三方面表现出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题目详情

《赤壁赋》中,苏轼将“客人”的悲从哪三方面表现出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答】(1)由人物古代与当世的对比而生悲。来到赤壁,自然地联想到往古的历史人物,想到曹操“破荆州、下江陵”,气势浩壮,声威大振,既具武功,又有文治,是一代英雄。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而今安在哉”!也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了。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这样的等闲之辈与一世之雄相比就更不在话下了。悲苦和怨艾就从这古今历史人物的对比中产生了。(2)由宇宙间无穷与须臾的对比而生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长江悠悠,无穷无尽,在无穷的宇宙之中,人生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太渺小了。这是悲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3)由理想上现实与愿望的对比而生悲。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就不得不从幻想中去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不能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而就“托遗响于悲风”。在这里,“悲”产生的原因交代得既很清晰,内在的联系又极分明。

  【巧解导析】仔细读文,先勾画出关键句子,然后再作分析。

看了 《赤壁赋》中,苏轼将“客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苏轼前赤壁赋主客各指什么主是什么?客指什么?  2020-05-22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  2020-06-16 …

阅读下文,完成1~6题。后赤壁赋苏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①,将归于临皋②。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③  2020-07-12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  2020-11-13 …

赤壁赋1。第三段中客人抒发了什么情感?引发这种情感的原因是什么?2。文章开始和结束都是“乐”情,赤壁  2020-11-13 …

阅读下文,前赤壁赋苏轼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子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2020-12-15 …

文言文阅读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  2020-12-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2020-12-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2020-12-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