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风”“雅”以后有李杜苏渊雷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 苏渊雷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 ① 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 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 注:①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 小题1: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
| 试题解析: 小题1:由原文“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可知,C项最准确。 试题解析: 小题2: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来看,C项属强加因果。 试题解析: 小题3:D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刘禹锡与李白杜甫三人被称为什么? 2020-03-30 …
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注解①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 2020-05-17 …
阅读唐代诗人杜甫《八阵图》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020-07-21 …
知识积累中国文学史上所说的“三苏”指(),(),(),父子三人.后人称“李白”为(),称“杜甫”为 2020-07-25 …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 2020-07-26 …
材料一:大诗人杜甫赞美一位三国人物:“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2020-07-26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1)上述历史材料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2)这个历史人物辅助 2020-07-2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现存中国最早的人口数字,见于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乃肇始夏禹,以为禹 2020-07-28 …
帮我填空杜甫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后人尊其称为“诗史”;其实坐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 2020-11-29 …
黛玉要求香菱先后学习王维,杜甫,李白三人的诗目的是神马.(这三个人地诗有什么特点)王维-------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