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祖肇,魏卫将军。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祖肇,魏卫将军。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 而 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 以 其年少,劝令改 适 ,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 亲党 告妇杀姑,官为考鞠,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 适 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实情,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 狱 ,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民不欲暂 见 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 狱 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 见 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 相率 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1),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常从容问摅曰:“天子 为 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 国 ,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 国 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窃预下问,敢不尽情。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 冲 ,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2)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冏未纳,竟不归。 (《晋书·列传六十》,有改动) [注](1)行马:官至贵品,其门前施政的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2)脂车:用油滑润车油,指即将驾车出行。 | (1) | 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 正确 的一项是 | [ ] | A. | 姑 愍 之,密自杀。(愍:忧患) | B. | 亲党告妇杀姑。(亲党:亲近的同党。) | C. | 相率而还。(相率:率领犯人。) | D. | 在盈思 冲 。(冲:谦虚。) | | (2) |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意思 相同 的一组是 | [ ] | A. | 姑以其年少,劝令改 适 。 狱当决, 适 值摅到。 | B. | 岁夕,摅行 狱 。 摅悉开 狱 出之。 | C. | 或有劝吾还 国 。 荡平 国 贼,匡复帝祚。 | D. | 岂不欲暂 见 家邪? 此虽小人,义不 见 负。 | | (3) | 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 相同 的一组是 | [ ] | A. | 摅知 其 有冤。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 其 庶几乎? | B. | 姑 以 其年少,劝令改适。 何以废也? 以 羊易之。 | C. | 太尉王衍见 而 器之。 若无罪 而 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 D. | 天子 为 贼臣所逼。 身死人手, 为 天下笑者,何也? | | (4) | 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 | A. | 太尉王衍见(曹摅)而器之。 | B. | 克日令(死囚)还。 | C. | (齐王冏)窃预下问。 | D. | (曹摅)荡平国贼,匡复帝祚。 | | (5)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 | A. | 曹摅凭着他的品德和才华,得到太尉王衍的赏识。做临淄县令,到任后就纠正了一桩错案,受到百姓的称赞。 | B. | 岁末除夕,曹摅在视察中,将死囚放归与家人团聚,不仅表现了他的仁德,而且表现了他处事的魄力。 | C. | 在查究宫廷丢失行马的事件中,群官莫知所在;又是曹摅果决明断,逮捕门士,经过审问,最终查明了真相。 | D. | 齐王冏与曹摅谈话时流露出要回归齐地,曹摅却希望他能够留下来荡平国贼、维护长治久安,表现了曹摅对朝廷的忠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