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文中唯和惟的区别?为什么有的用的不一样?
题目详情
古文中唯和惟的区别?为什么有的用的不一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于“唯”、“惟”的使用是这样描述的:“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现代汉语中,“唯”完全取代了“惟”,二者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说文》对于二者地解释.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然后,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二者是这样解释的:
“唯”(wéì)⑴独;仅;只有⑵以;因为⑶表示希望、祈请⑷听凭;任随⑸思;考虑⑹虽然;即使⑺语首助词.亦写作“唯”“维”
(wěì)⑴应答声⑵招呼声
“惟”(wéì)⑴思考;思念⑵有⑶为;是⑷听从;随从⑸愿;希望⑹副词,相当于“只有”⑺连词,也作“唯”“维”⑻介词,也作“唯”“维”,相当于“以;由于”⑼助词,也作“唯”“维”⑽水名.通“潍”⑾通“帷”⑿姓
(wěì)⑴专一⑵独一无二
看两字的第一项释义,读wéì时,“唯:独、仅”,“惟:思考”;
读wěì时,“唯:应答声”,“惟:专一”.与《说文》差别不大.
再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二者用法的列举.
词性
“唯”
“惟”
副词
1、 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为“只”、“仅仅”等.
2、 用于对话中,表示听到或同意对方的谈话,也可叠用作“唯唯”.可译为“是”、“对”、“嗯”等.
1、用于谓语前,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作“只”、“仅仅”等.
连词
1、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即使”、“纵使”等.
2、 连接分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
1、 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和”、“与”等.
2、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纵使”、“即使”等.
3、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助词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1、 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2、 用在句首,引出时间、处所.可不必译出.
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例如:
《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副词,独、仅)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副词,只有)
而在《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中,就不可以用“惟”替代.在这个层面上,“唯”可以包含“惟”.
作为连词时“唯”可连接分句,“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连接名词.例如:
《荀子·性恶》:“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连词,虽然、即使)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连词,即使)
《老子·第二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连词,由于)
《左传·哀公元年》:“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连词,由于)
而在《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中,“惟”表示“和、与”.这里,就不能用“唯”来替代.
作为助词时“惟”的用法比“唯”稍细致些,但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现代汉语中,“唯”完全取代了“惟”,二者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说文》对于二者地解释.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然后,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二者是这样解释的:
“唯”(wéì)⑴独;仅;只有⑵以;因为⑶表示希望、祈请⑷听凭;任随⑸思;考虑⑹虽然;即使⑺语首助词.亦写作“唯”“维”
(wěì)⑴应答声⑵招呼声
“惟”(wéì)⑴思考;思念⑵有⑶为;是⑷听从;随从⑸愿;希望⑹副词,相当于“只有”⑺连词,也作“唯”“维”⑻介词,也作“唯”“维”,相当于“以;由于”⑼助词,也作“唯”“维”⑽水名.通“潍”⑾通“帷”⑿姓
(wěì)⑴专一⑵独一无二
看两字的第一项释义,读wéì时,“唯:独、仅”,“惟:思考”;
读wěì时,“唯:应答声”,“惟:专一”.与《说文》差别不大.
再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二者用法的列举.
词性
“唯”
“惟”
副词
1、 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为“只”、“仅仅”等.
2、 用于对话中,表示听到或同意对方的谈话,也可叠用作“唯唯”.可译为“是”、“对”、“嗯”等.
1、用于谓语前,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作“只”、“仅仅”等.
连词
1、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即使”、“纵使”等.
2、 连接分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
1、 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和”、“与”等.
2、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纵使”、“即使”等.
3、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助词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1、 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2、 用在句首,引出时间、处所.可不必译出.
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例如:
《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副词,独、仅)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副词,只有)
而在《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中,就不可以用“惟”替代.在这个层面上,“唯”可以包含“惟”.
作为连词时“唯”可连接分句,“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连接名词.例如:
《荀子·性恶》:“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连词,虽然、即使)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连词,即使)
《老子·第二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连词,由于)
《左传·哀公元年》:“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连词,由于)
而在《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中,“惟”表示“和、与”.这里,就不能用“唯”来替代.
作为助词时“惟”的用法比“唯”稍细致些,但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看了 古文中唯和惟的区别?为什么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细菌有组织么?为什么有或没有?还有,桃树为什么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2020-04-26 …
英语语法辨析1.Haveyougotanyapples?2.Doyouhaveanyapples? 2020-05-15 …
services为什么用复数?后半句为什么有个and,它并列什么?Therescueservice 2020-05-17 …
一条线路中能只存在电压不存在电流么?继电测试仪,做实验时输出DC220,线路中有电流没有?如果有, 2020-05-23 …
太空船在太空中有引力吗?为什么有失重现象?不是说有万有引力吗?那宇航员在太空中为什么还失重呢?那重 2020-06-05 …
“XXX公司”与“XXX有限公司”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些就叫“东西南北公司”,而有些就叫“一二三有 2020-06-08 …
甲基有两种,都是哪两种?为什么只有两种?丁基有四种,都是哪4种?为什么只有4种?谢谢个位哥哥姐姐们 2020-06-23 …
氯气和浓氨气反应为什么有红光?氯气和足量浓氨气反应除有白烟产生外还有红光,为什么会有红光呢?火柴燃 2020-07-15 …
I'msmarterthanYuanLi...I'msmarterthanYuanLi.I'mqu 2020-07-26 …
人和动物死后会去哪,记忆会永远消逝?我4岁研究到现在11岁,一直在想,人为什么会出生,为什么有人,为 2020-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