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1•青岛)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学会了用桑叶喂蚕、用蚕沙(蚕粪)一养鱼、用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农业结构.随技术进步,人们将蚕沙、人畜粪便

题目详情
(2011•青岛)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学会了用桑叶喂蚕、用蚕沙(蚕粪)一养鱼、用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农业结构.随技术进步,人们将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做燃料,然后用沼气渣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如图).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蚕与桑之间的生物关系是______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3)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桔秆、杂草、树叶等产生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
(4)蚕、鱼在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了生态系统的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的同时提高了______的利用率.
(6)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较差,原因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桑属于生产者,蚕以桑叶为食,所以桑与蚕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2)太阳能首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级被各种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生物利用,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生物圈中,所以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
(3)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动物的尸体、死去的植物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还有氮气,重新回归自然参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腐生微生物,物质就不能循环.所以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等.
(4)蚕、鱼是动物,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物质的消耗,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6)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而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自动调节能力较小,稳定性较差.
故答案为:
(1)桑;捕食.
(2)太阳光.
(3)细菌.
(4)循环.
(5)能量.
(6)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
看了 (2011•青岛)分析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  2020-06-12 …

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该是.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发展成了“  2020-06-25 …

图表示我国古代发展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  2020-06-25 …

我国古代就有“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的粪便)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  2020-06-25 …

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学会了用桑叶喂蚕、用蚕沙(蚕粪)一养鱼、用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农业结  2020-06-25 …

(2011•青岛)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学会了用桑叶喂蚕、用蚕沙(蚕粪)一养鱼、用塘  2020-06-25 …

“桑基鱼塘”生产模式是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的粪便)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2020-07-11 …

古人都有用哪些植物来代指古人用“桑梓”来代指同乡,“豆蔻”来代指青春少女,还有没有用别的植物或者动物  2020-12-01 …

利用传统发酵技术,人们制作各种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等,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桑葚含有  2020-12-14 …

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建立了高产稳产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