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好事近刘子寰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②冷淡,摘胭脂浓染。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②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注】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从事。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中的“念”“摘”两字。
(2)词的结尾两句(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②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注】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从事。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中的“念”“摘”两字。
(2)词的结尾两句(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了“炼字”.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念”“摘”两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念”字赋予红菊以思维色彩,“摘”字赋予红菊人的动作;(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菊傲霜、卓然不群的品格.(2分)
(2)何事,“为什么从事”之意,即是说红菊你为什么像陶渊明那样的风范呢?再加上后面却十分妖艳”句,就透露出了其真正含义:他之所以田园归隐乃是开势所迫实出无奈,故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红色,本身代表着热烈、奔放,与田园归隐显然是极不协调的.本词上阕中的“金英冷淡”亦有寓意朝廷人才寥落,慨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伏笔.可以说,作者正是这种“出世”与“入“世”的复杂矛盾心境下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而写下此作的.
答案:
(1)“念”“摘”两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念”字赋予红菊以思维色彩,“摘”字赋予红菊人的动作;(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菊傲霜、卓然不群的品格.(2分)
(2)“渊明风致”表达词人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固守本性.(3分)但“妖艳”句,透露出了其真正含义:词人之所以田园归隐是形势所迫,实出无奈,故其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3分)
赏析:
首句“秋色到东篱”,化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秋色“点明节令,“东篱”则让人一望而知吟咏对象,且又有暗示词人隐居田园之意.紧接着突兀而起,“一种”句不禁使人疑窦顿起.句中之“露红”所指显然是菊之色彩,显示出此花的非同一般,然为什么说“先占”呢?要得到圆满的回答,尚需读完后面的句子.“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金英,此处作“精英”解,作者将鲜花喻为大自然的精华英秀;冷淡,冷落、萧条之意;全句的意思是说:秋风肃杀,花木零落,空旷的山野间失去了春夏季节里的万物葱笼生意盎然的局面,而在此时此刻,却有这红色的菊花于群菊中率先开放,占尽秋色,用它那胭脂般绚丽色彩给这冷寂萧条的季节带来些许光彩,并统率群菊尽其薄力与将临的严冬作最后的抗争.至此,“先占”之疑已作冰释.词人流露出赞誉之情是明显的#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念”字赋予红菊以思维色彩,“摘“字则完全是拟人手法,从而把作者对于红菊傲霜、卓然不群品格的推重与钦佩之情表露得淋漓尽致.
下阕首句,继续展示红菊的特异风采:它从九月绽开花蕾,直至农历十月之际仍以飘然之姿红花不败,词人在初冬之际还能够欣赏到它的绰约芳姿;红菊艳如三月桃花,却又不像桃花那样红花满树冠若云霞,故词中有“小桃花”之说.“霜蕊破霞脸”,霜,借喻白色,白色的花蕊;霞脸,红色的花瓣好似仕女红红的俏脸.两个巧妙的比喻作为对其细部的描写,直将其形、神、色描绘得惟妙惟肖,犹如工笔细描一般.“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渊明,即陶渊明:风致、风范、韵致;妖艳,“妖”,艳丽、美好,而“妖艳”一词则有“艳丽而于庄重”的意思.此句的理解为全词之关键所在.词人追慕陶渊明归隐山村、远离尘嚣的傲岸品德与高洁志趣,他也企望能够像陶一样田园归隐、固守本性、赋诗作文、美名千古.他赞美红菊,把红菊的风致与陶相提并论便是最好的说明,但“何事”二字却与此义又有所矛盾.何事,“为什么从事”之意,即是说红菊你为什么像陶渊明那样的风范呢?再加上后面却十分妖艳”句,就透露出了其真正含义:他之所以田园归隐乃是开势所迫实出无奈,故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红色,本身代表着热烈、奔放,与田园归隐显然是极不协调的.本词上阕中的“金英冷淡”亦有寓意朝廷人才寥落,慨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伏笔.可以说,作者正是这种“出世”与“入“世”的复杂矛盾心境下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而写下此作的.
自陶渊明之后,凡咏菊者无不奉其为咏菊之鼻祖,本词中“东篱”、“小桃花”(陶有《桃花源记》)、“渊明风致”等一系列词汇、意象,也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这些意象的展开,红菊的诸多不凡特征与作者的复杂矛盾思想渐次表露而至清晰,却又分寸适度,露而不直,给人以思索想象的回旋余地.在创作手法上,本词故设悬念,欲扬先抑;词汇色彩鲜艳,运用典故娴熟自如,全词给人以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的印象,是一首格调高雅,耐人咀嚼寻味的咏菊精品.
(2)何事,“为什么从事”之意,即是说红菊你为什么像陶渊明那样的风范呢?再加上后面却十分妖艳”句,就透露出了其真正含义:他之所以田园归隐乃是开势所迫实出无奈,故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红色,本身代表着热烈、奔放,与田园归隐显然是极不协调的.本词上阕中的“金英冷淡”亦有寓意朝廷人才寥落,慨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伏笔.可以说,作者正是这种“出世”与“入“世”的复杂矛盾心境下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而写下此作的.
答案:
(1)“念”“摘”两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念”字赋予红菊以思维色彩,“摘”字赋予红菊人的动作;(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菊傲霜、卓然不群的品格.(2分)
(2)“渊明风致”表达词人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固守本性.(3分)但“妖艳”句,透露出了其真正含义:词人之所以田园归隐是形势所迫,实出无奈,故其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3分)
赏析:
首句“秋色到东篱”,化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秋色“点明节令,“东篱”则让人一望而知吟咏对象,且又有暗示词人隐居田园之意.紧接着突兀而起,“一种”句不禁使人疑窦顿起.句中之“露红”所指显然是菊之色彩,显示出此花的非同一般,然为什么说“先占”呢?要得到圆满的回答,尚需读完后面的句子.“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金英,此处作“精英”解,作者将鲜花喻为大自然的精华英秀;冷淡,冷落、萧条之意;全句的意思是说:秋风肃杀,花木零落,空旷的山野间失去了春夏季节里的万物葱笼生意盎然的局面,而在此时此刻,却有这红色的菊花于群菊中率先开放,占尽秋色,用它那胭脂般绚丽色彩给这冷寂萧条的季节带来些许光彩,并统率群菊尽其薄力与将临的严冬作最后的抗争.至此,“先占”之疑已作冰释.词人流露出赞誉之情是明显的#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念”字赋予红菊以思维色彩,“摘“字则完全是拟人手法,从而把作者对于红菊傲霜、卓然不群品格的推重与钦佩之情表露得淋漓尽致.
下阕首句,继续展示红菊的特异风采:它从九月绽开花蕾,直至农历十月之际仍以飘然之姿红花不败,词人在初冬之际还能够欣赏到它的绰约芳姿;红菊艳如三月桃花,却又不像桃花那样红花满树冠若云霞,故词中有“小桃花”之说.“霜蕊破霞脸”,霜,借喻白色,白色的花蕊;霞脸,红色的花瓣好似仕女红红的俏脸.两个巧妙的比喻作为对其细部的描写,直将其形、神、色描绘得惟妙惟肖,犹如工笔细描一般.“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渊明,即陶渊明:风致、风范、韵致;妖艳,“妖”,艳丽、美好,而“妖艳”一词则有“艳丽而于庄重”的意思.此句的理解为全词之关键所在.词人追慕陶渊明归隐山村、远离尘嚣的傲岸品德与高洁志趣,他也企望能够像陶一样田园归隐、固守本性、赋诗作文、美名千古.他赞美红菊,把红菊的风致与陶相提并论便是最好的说明,但“何事”二字却与此义又有所矛盾.何事,“为什么从事”之意,即是说红菊你为什么像陶渊明那样的风范呢?再加上后面却十分妖艳”句,就透露出了其真正含义:他之所以田园归隐乃是开势所迫实出无奈,故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红色,本身代表着热烈、奔放,与田园归隐显然是极不协调的.本词上阕中的“金英冷淡”亦有寓意朝廷人才寥落,慨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伏笔.可以说,作者正是这种“出世”与“入“世”的复杂矛盾心境下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而写下此作的.
自陶渊明之后,凡咏菊者无不奉其为咏菊之鼻祖,本词中“东篱”、“小桃花”(陶有《桃花源记》)、“渊明风致”等一系列词汇、意象,也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这些意象的展开,红菊的诸多不凡特征与作者的复杂矛盾思想渐次表露而至清晰,却又分寸适度,露而不直,给人以思索想象的回旋余地.在创作手法上,本词故设悬念,欲扬先抑;词汇色彩鲜艳,运用典故娴熟自如,全词给人以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的印象,是一首格调高雅,耐人咀嚼寻味的咏菊精品.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 2020-05-13 …
制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易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冷冻机的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 2020-05-13 …
冬天手感到寒冷时,常用嘴对手哈气,过后就会感到暖和,且有湿润感,为什么,如果在用力对手吹气,会感到 2020-06-14 …
(2013•杨浦区一模)下列关于甘油三酯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源性甘油三酯由乳糜微粒主要运 2020-06-18 …
234、将醇液直接加入到室温以下的硫酸-硝酸的混酸中不会引起爆炸,而加入到未冷却的硫酸-硝酸的混酸 2020-07-05 …
"在黑暗中我们渴望火,在寒冷中我们渴望火.没有火,我们感到寒冷与孤独,而火带给我们的恐惧也是巨大:家 2020-11-24 …
为什麼海水中冰块不会沉?但我们冷饮里的冰块是沉的呢?每当去到寒冷的地方,看到了冰浮过,不期言会想到为 2021-01-12 …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这时,如果有一阵风吹来,人会感觉到更冷;现象都说明[]A.水蒸发吸热,具有致 2021-01-13 …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下雪时人们不会感觉到很冷,而在化雪时却非常的寒冷,这就是俗话所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2021-01-17 …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下雪时人们不会感觉到很冷,而在化雪时却非常的寒冷,这就是俗话所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