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游钟山王安石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游钟山

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注:这两首诗是王安石在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的所见所感。

1.请赏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的“绕”或“弄”字。(2分)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诗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不同。(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绕”字写出了涧水在竹林间静静流淌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流连喜爱之情。“弄”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林西边草地上,花草随风频频舞动,款款弄姿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流连喜爱之情。(注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字赏析。)2.第一首诗以环境的幽静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答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也可)以“涧”水无声、花草摇曳、“一鸟不鸣”写出了环境的幽静,“茅檐相对坐终日”,流露出诗人宁静、闲适、淡泊的心境,然而细细品味则不难体会出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第二首诗中”山”是诗人人格化的象征。变法失败后,出处进退虽然不同,诗人的理想情操没有改变,这种独立不移的精神寄托在对山的喜爱中。“山花落尽”和“山水空流”也暗含了对保守派得势的不屑。或答:“山”字出现了八次,“山”的反复运用,达到了回环反复的效果,在形式上取得了特殊的美感,在内涵上形成了特殊的意蕴。前二句以 “看不厌” “买山”“终待老”写出其魅力 ,后两句所写的山,山花落尽,已是一座精神得到了升华的山,豪华落尽,去掉了所有的浮躁与华美,进入“山长在”,“山自闲”的闲静自在的境界。(手法各1分,情感各1分,情感写到任何一点即可得分。结合具体诗句1分,共5分)
1.
分 析:
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绕”或“弄”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绕”或“弄”字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绕”或“弄”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分 析:
此题考查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情感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先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这两首诗歌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然后综合起来便可得出答案。第一首主要以写景为主,仔细体会关键词“柔”“幽”可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景物幽深优美,自然渲染的是恬静的氛围,烘托的自然是作者惬意、悠闲的心情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第二首可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分析,“山”字在诗句中多次出现,故可从反复的角度分析作答,“看不厌” “买山”“终待老”表现出了诗人的闲静自在的心境。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