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语文老师进,关于《逍遥游》节选《逍遥游》,有几个地方我有疑问,请你们指教1.文中“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既然鲲鹏也是
题目详情
语文老师进,关于《逍遥游》节选
《逍遥游》,有几个地方我有疑问,请你们指教
1.文中“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既然鲲鹏也是不逍遥,为何要正面描写鹏,反复夸耀鹏呢?
又借蜩与学鸠笑曰讽刺了它们“小知不及大知”“之二虫又何知!”呢?其实鹏、蜩与学鸠实属一类。
2.文中“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此处是教人各适其所适,各安其所安、各尽其性,各得其所,还是讽刺“之二虫又何知!”呢?
3.“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御风”二字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中的“御六气”不是一样的吗?都是御啊,为什么列子“御风”是有所依而“御六气”则是“彼且恶乎待哉”?
看到一楼对第三个问题的见解,我想起了我以前看的修道 修真的玄幻小说,"归于自然,浑于自然"即道之大成之时. 呵呵
你是语文老师吗 ? 还有第二问我觉得 鹏是在五十步笑百步 你说是吗
《逍遥游》,有几个地方我有疑问,请你们指教
1.文中“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既然鲲鹏也是不逍遥,为何要正面描写鹏,反复夸耀鹏呢?
又借蜩与学鸠笑曰讽刺了它们“小知不及大知”“之二虫又何知!”呢?其实鹏、蜩与学鸠实属一类。
2.文中“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此处是教人各适其所适,各安其所安、各尽其性,各得其所,还是讽刺“之二虫又何知!”呢?
3.“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御风”二字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中的“御六气”不是一样的吗?都是御啊,为什么列子“御风”是有所依而“御六气”则是“彼且恶乎待哉”?
看到一楼对第三个问题的见解,我想起了我以前看的修道 修真的玄幻小说,"归于自然,浑于自然"即道之大成之时. 呵呵
你是语文老师吗 ? 还有第二问我觉得 鹏是在五十步笑百步 你说是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感到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谈谈个人意见:
1.欲抑先扬手法,这使文章波澜起伏,生动有趣,由此加强了对中心的表达效果。这是庄子文章的显著特色之一。蜩与学鸠亦如此。但就文章整体而言,他们又共同起到反复衬托反复皴染的作用——衬托中心:无待。
2.讽刺“之二虫又何知!”
3.这个问题最有意思,说明你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
“御风”与“御六气”都是御,但此“御”与彼“御”不同,“风”是实物,“六气”属自然,属天道。因此,“御风”之“御”可用“驾驭”一词来理解,这是“有待”;而“御六气”之“御”则意为“混同”——归于自然,浑于自然,同于自然,这就是“无待”!
1.欲抑先扬手法,这使文章波澜起伏,生动有趣,由此加强了对中心的表达效果。这是庄子文章的显著特色之一。蜩与学鸠亦如此。但就文章整体而言,他们又共同起到反复衬托反复皴染的作用——衬托中心:无待。
2.讽刺“之二虫又何知!”
3.这个问题最有意思,说明你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
“御风”与“御六气”都是御,但此“御”与彼“御”不同,“风”是实物,“六气”属自然,属天道。因此,“御风”之“御”可用“驾驭”一词来理解,这是“有待”;而“御六气”之“御”则意为“混同”——归于自然,浑于自然,同于自然,这就是“无待”!
看了 语文老师进,关于《逍遥游》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紧急)古文题,能做几道是几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野 2020-06-06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 2020-06-15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画横线的句子。(6分)(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①之鸣,水之 2020-06-22 …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文言 2020-06-25 …
语文老师进,关于《逍遥游》节选《逍遥游》,有几个地方我有疑问,请你们指教1.文中“风之积也不厚,则 2020-06-25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送孟东野序(节选)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 2020-07-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 2020-07-11 …
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意则丘窃取之矣什么意思 2020-07-16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送孟东野序(节选)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 2020-12-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送孟东野序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