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急求,明天要用!谢谢各位大侠!急求

题目详情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急求,明天要用!谢谢各位大侠!急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
  读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四章:先秦重要历史纪事,不得不动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与发展,以及那时古人的高尚品德,当然,还有对于昏君的那种无奈与气愤.
  你可以想像早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能用兽牙,鱼骨,石珠……制成漂亮的装饰品吗?你能想像的到原始艺术其实也是丰富多彩,歌舞乐器在氏族部落简直就是一应俱全吗?恐怕你们连做梦都不可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其实也有爱美的观念和习俗.不要把他们想成全是一帮形似猿的,还没进化完善的“大老粗”.你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只红底白花的彩陶盆.盆中画着人头像,两旁绘有鱼纹图案.人像胖胖的圆脸,双眼眯成一条细缝,“眯眯眼”,咧着嘴巴笑眯眯的样子,足以叫你爱不释手,非常惹人喜欢.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始艺术,叫人大开眼界,叫我们对原始人群佩服得五体投地.它折射出我们祖先的无穷智慧,凝聚着中国史前社会的精神文明.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对它再是熟悉不过了吧!传说尧舜时,黄河泛滥,洪水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稻田,拔倒了大树,卷走了人畜.叫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于是,在舜主持的议事会上,人们一致选举禹领导治水.禹不敢稍有一点怠慢,努力工作,勘察山川地势.终于,禹不负众望,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把洪水驯服,治理得地平天升了.从这个说小也小,说大也不过分的故事来看,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禹的品德是怎样一种的高尚,“三顾家门而不入”传进千家万户的俗语.依次禹经过家门口,妻子刚生了儿子不到十天,邻里乡亲的去看看儿子,可他此时却倔得像头牛,说现在治水刚开始,没有工夫回去看.这是怎样的一种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啊!我们也说,禹回去看一眼也费不了他多少时间,自个儿的亲生儿子亲骨肉啊!可禹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宁愿放弃去看儿子的机会,还要惜时如金的去治水,不辜负老百姓对他的期望.
  中国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正所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这个小书虫前不久刚刚阅读了《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这本书追随历史发展轨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名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上下五千年》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千百多个生动的小故事,和一张张精美的小插图.
  全书用严谨、简洁的文字勾勒时代背景,介绍历史常识,使我们更了解那历史.不仅如此,书中的小插图也惟妙惟肖.那些精彩的彩色插图和文物图片,全面而直观地展现社会风俗和历史面貌,让我们又进一步地了解了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史了!
  在暑假中,书不仅是我的好伙伴,还是我的好老师,它陪我开心、伤心、动脑筋、做游戏……又使我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我翻开书册,好像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
  我阅读,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阅读,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我思,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我掩卷沉思,我若有所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有多少英雄豪杰匡扶正义,有多少志士仁人追寻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为着民族利益呕心沥血,他们为着民族尊严而献身成仁.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在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
  然而,这就是答案么?历史,就是英雄好汉的演兵场吗?
  伟人的话在我耳旁回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是那些无名的平民,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在虎门湾引水销烟……是那些朴实的百姓,将心血熔炼成兵马俑,用汗水铸就万里长城……是的,是人民的意愿造就了英雄,是人民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感慨,我赞叹,那些威名远扬的英雄豪杰,因为他们演示着人民的壮举,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浓重的一笔;那些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因为他们呼喊着人民的心声,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柱石上镌刻下深沉的印记.
  当我翻到书卷的最后一篇“武昌起义的炮声”,已是华灯初上时分,电视里正在热播连续剧《走向共和》,屏幕上正在演绎着慷慨悲凉的壮剧.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武昌起义的炮声,宣告了封建王朝的灭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上下五千年》写到辛亥革命暂告段落,但历史却掀开了更为气势磅礴的峥嵘岁月.一个世纪以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领导中国人民描绘了宏伟雄浑、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三座丰碑,显示着古老的中华获得了新生、变换了新貌,走向新的未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正以新的风貌跨入了新的世纪.全国人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实现强国富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大踏步地奔向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这就是历史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当今历史发展的动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这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读了《上下五千年》,我们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看了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急求,明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急50分七年级历史题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五、探究题(10分)距今约四  2020-04-27 …

1894年惨烈的大海战,“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1954年,中国首次在国际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2020-05-1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梁启超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  2020-06-28 …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千年的大  2020-07-11 …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千年的大  2020-07-16 …

母抱子生,相拥相依相繁盛。这是我的上联,相传秦琼拴马处,为一棵几百年老树,现老树腐朽,从中生一幼树。  2020-11-03 …

2014对于扬州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份,由扬州牵头的大运河申遗成功,同时扬州也将迎来2500年的城  2020-11-12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贯穿宿迁大地,她bǔ()育了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宿迁儿女,积  2020-11-1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粱启超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  2020-12-29 …

公历纪年向前推了多少年,怎么说上下文明五千年,谢谢.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