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
永徵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嵩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日:“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日:“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
B.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
D.陪葬,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种恩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与修撰《晋书》;高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任修国史的工作。
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
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疏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
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参加唐高宗与诸王的私宴;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
②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
永徵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嵩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日:“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日:“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
B.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
D.陪葬,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种恩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与修撰《晋书》;高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任修国史的工作。
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
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疏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
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参加唐高宗与诸王的私宴;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
②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诸蕃酋长”为名词,中间不可断.排除A、C;“元超”为人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当时高宗驾幸温泉打猎,诸番酋长也都拿着弓箭跟从.薛元超以为既然不是同一族类,很叫人担忧,上疏竭力谏阻,高宗采纳了.
(2)C 丁母忧,是遭遇母亲丧事.
(3)C “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疏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时间错位,根据原文“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嵩州”可知,上疏进谏在先.
(4)①数:多次;嘉:赞许;纳:采纳.句子翻译为:(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
②闲:熟悉;庶务:政务;委:托付;默:不说话.句子翻译为: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呀.
答案:
(1)D
(2)C
(3)C
(4)①(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
②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呀.
参考译文:
薛元超是薛收的儿子.元超早年丧父,九岁袭爵汾阴男.长大以后,好学善于作文章.太宗非常器重他,叫他娶巢剌王的女儿和静县主为妻,多次升迁授任为太子舍人,参预修撰《晋书》.高宗即位,升任给事中,这年二十六岁.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不久转任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块盘石,当初薛道衡任内史侍郎,曾坐在石头上草拟制书,薛元超每次见到此石,总是泫然流泪.
永徽五年,为母亲守丧解职,第二年,丧期未满就起用为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擅长文辞,又喜好引进寒门有才能的人士,曾经上表举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多人,由此被舆论赞美.后来因病离京任饶州刺史.三年,授为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因为获罪被发配流放到巂州,按照旧制,被流放的人不许乘马,薛元超上奏请求给他马骑,因此获罪贬任简州刺史.一年以后,西台侍郎上官仪被杀,薛元超又因和他有文章往来关系密切,被发配流放到巂州.上元初年,遇赦回来,拜授正谏大夫.三年,升任中书侍郎,不久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高宗驾幸温泉打猎,诸番酋长也都拿着弓箭跟从.薛元超以为既然不是同一族类,很叫人担忧,上疏竭力谏阻,高宗采纳了.
当时薛元超特别受到高宗恩遇,时常召入和诸王一同出席私家宴会.高宗又看重他文学政治的才能,曾对薛元超说:“长期有卿在中书省,就不依靠更多的人了.”永隆二年,授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临幸东都,太子在京师监国,就留薛元超随侍太子.高宗临行时对薛元超说:“朕留下卿,好像失去一只手臂.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于是薛元超上表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多次上疏劝谏太子,高宗知道了说好,派使者慰问,赐物一百段.弘道元年,薛元超因病要求退休,朝廷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准许退休.这一年冬天薛元超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薛元超有文集四十卷.儿子薛曜,也以文学闻名,圣历年间,修撰《三教珠英》,官做到正谏大夫.
(2)C 丁母忧,是遭遇母亲丧事.
(3)C “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疏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时间错位,根据原文“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嵩州”可知,上疏进谏在先.
(4)①数:多次;嘉:赞许;纳:采纳.句子翻译为:(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
②闲:熟悉;庶务:政务;委:托付;默:不说话.句子翻译为: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呀.
答案:
(1)D
(2)C
(3)C
(4)①(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
②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呀.
参考译文:
薛元超是薛收的儿子.元超早年丧父,九岁袭爵汾阴男.长大以后,好学善于作文章.太宗非常器重他,叫他娶巢剌王的女儿和静县主为妻,多次升迁授任为太子舍人,参预修撰《晋书》.高宗即位,升任给事中,这年二十六岁.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不久转任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块盘石,当初薛道衡任内史侍郎,曾坐在石头上草拟制书,薛元超每次见到此石,总是泫然流泪.
永徽五年,为母亲守丧解职,第二年,丧期未满就起用为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擅长文辞,又喜好引进寒门有才能的人士,曾经上表举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多人,由此被舆论赞美.后来因病离京任饶州刺史.三年,授为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因为获罪被发配流放到巂州,按照旧制,被流放的人不许乘马,薛元超上奏请求给他马骑,因此获罪贬任简州刺史.一年以后,西台侍郎上官仪被杀,薛元超又因和他有文章往来关系密切,被发配流放到巂州.上元初年,遇赦回来,拜授正谏大夫.三年,升任中书侍郎,不久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高宗驾幸温泉打猎,诸番酋长也都拿着弓箭跟从.薛元超以为既然不是同一族类,很叫人担忧,上疏竭力谏阻,高宗采纳了.
当时薛元超特别受到高宗恩遇,时常召入和诸王一同出席私家宴会.高宗又看重他文学政治的才能,曾对薛元超说:“长期有卿在中书省,就不依靠更多的人了.”永隆二年,授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临幸东都,太子在京师监国,就留薛元超随侍太子.高宗临行时对薛元超说:“朕留下卿,好像失去一只手臂.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于是薛元超上表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多次上疏劝谏太子,高宗知道了说好,派使者慰问,赐物一百段.弘道元年,薛元超因病要求退休,朝廷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准许退休.这一年冬天薛元超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薛元超有文集四十卷.儿子薛曜,也以文学闻名,圣历年间,修撰《三教珠英》,官做到正谏大夫.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活着为什么,活得太累了,起早贪黑去奔命,也不知忙活个啥???人活着为什么,活得太累了,起早贪黑去 2020-04-07 …
这句话用英语怎么说?谢谢您的关心,他只是太累了他只是太累了,告诉他好好休息,超人也会累 2020-06-04 …
怎样很有效很快地做完暑假作业想提早做完,但也要质量,每天不要太累,要求七月之前做完30篇读书笔记2 2020-06-07 …
《只要弯一弯腰》教育送给别人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而视而不见,可总有人因为弯腰 2020-06-19 …
教育送给人的明明是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而视而不见,结果白白错过了许多机会,宝石是指:这句话的教 2020-06-19 …
五只猴子一起摘了一堆桃子,因为太累,五只猴子决定先睡一觉再分.不久,其中一只猴子醒来了,它见别的求 2020-06-20 …
有五个水手和一个猴子来到了一个孤岛上,岛上有一堆椰子,但当时他们太累了,所以就睡了,第一个水手醒了 2020-06-21 …
按照下列要求,完成作文很多人感叹活得太累,甚至说:“唉,累死我了。!”不少初中的学子说:“你们那算 2020-06-26 …
俗话说:“没心没肺,活着不累”,一是说傻里傻气、糊糊涂涂活着,就没有活得太累的感觉......俗话 2020-07-07 …
大家对如今这个社会都有什么感想?我感觉现在的社会让人真是太累了,怎么说呢,也许真的是太:完美:了,谁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