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戴震,字东原,休宁人。读书好深湛之思,少时塾师授以《说文》,三年尽得其节目。年十六七,研精注疏,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从婺源江永游,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戴震,字东原,休宁人。读书好深湛之思,少时塾师授以《说文》,三年尽得其节目。年十六七,研精注疏,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从婺源江永游,震出所学之永,永为之骇叹。永精礼经及推步、钟律、音声、文字之学,惟震能得其全。
    性特介,家屡空,而学日进。北方学者如献县纪昀、大兴朱筠,南方学者如嘉定钱大昕、青浦王昶,皆折节与交。
    乾隆二十七年,举乡试,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征海内淹贯之士司编校之职,总裁荐震充纂修。四十年,特命与会试中式者同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震以文学受,出入著作之庭。馆中有奇文疑义,辄就咨访。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经进图籍,论次精审。所校《大戴礼记》、《水经注》尤精核。四十二,卒于官,年五十有五。
    震之学,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谓:“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于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绝,今古悬隔,必求之古训古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义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义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也。”
震为学大约有三:曰小学,曰测算,曰典章制度。
(选自《清史•儒林传》,有删改)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节选每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注】①古训:古字古义。②是年:指公元1733年,戴震时年10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鲫一项是___
A.震出所学之永 质:请教
B.震以文学受 知:赏识
C.求之古经而遗文 垂:接近
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 然:正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___
A.家屡空,学日进 吾子好道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B.震文学受知 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史记•汲郑列传》
C.古训明古经明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在舟中矣。《左传•秦晋肴之战》
D.先生是年能言 阿母谓府吏,何太区区。《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
②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于古经
③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也。
(4)戴震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然:如此,这样.译文:既然这样,那么朱熹怎么知道?
(2)B、介词,均为“凭,凭借”.A均为连词,但前表转折,后表并列,意义不同.C、均为连词,但前表承接,相当于“就”“便”“那么”;后表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D、均为副词,但前相当于“才”,后相当于“竟然,竟”.故选B.
(3)①“晨夕披检”翻译为“早晚翻卷检阅”,“古经”译为“古籍经典”.句子翻译为:戴震也想尽心尽力做好本质工作,早晚翻卷检阅,寒暑不断.
②“胸臆”翻译为“揣测”,“古经”译为“古籍经典”.句子翻译为:义理不能虚妄的凭主观的想象来揣测,一定要从古文经书中寻求.
③“二”意动用法、“明”形容词动化.句子翻译为:那些人分开了古字古义和义理,把它们当作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这是(认为)古字古义不是用来阐明圣贤之道呀.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本题要主要关键“深入思考”“敢于质疑”等内容.

参考答案:
(1)(3分)D
(2)(3分)B
(3)①戴震也想尽心尽力做好本质工作,早晚翻卷检阅,寒暑不断.
②义理不能虚妄的凭主观的想象来揣测,一定要从古文经书中寻求.
③那些人分开了古字古义和义理,把它们当作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这是(认为)古字古义不是用来阐明圣贤之道呀.
(4)思考深入,涉猎广泛,严谨勤奋,勇于质疑(或“不唯书、不唯师”或“实事求是”)(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戴震,宇东原,安徽休宁人.读书时喜欢深入思考,年少时塾师拿《说文》教授他,三年间他全部掌握了《说文》的条目.十六七岁时,精研各种注疏文字,实事求是,不以一家之说为主.跟着婺源的江永求学,戴震以自己的学问向江永求问,江永为之惊叹;江永精通礼经济推步、钟律、音声、文字等学问,只有戴震能获得其全部.
他性格十分正直,家里常常一贫如洗,但是学问却天天精进.北方的学者如献县纪昀、大兴朱筠,南方学者如嘉定钱大昕、王鸣盛,余姚卢文弨,青浦王昶,都降低身份与他交往.
乾隆二十七年,戴震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三十八年,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征召海内外博学之士担任编校的职务,四库全书总裁推荐戴震充任纂修.四十年,皇帝特别下令,让他与会试考中者一同参加殿试,赐予他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戴震凭文章学问得到礼遇,出入于朝廷负责编撰的机构.四库全书馆有了奇文和疑惑,总去向他咨询请教.戴震勤于思考、兢兢业业,早晚翻卷检阅,寒暑不断.经过他进呈给皇帝御览的图书典籍,都是依次编排,精确审核过的.他校对的《大戴礼记》《水经注》尤其经过详细的审核.四十二年,死在任上,享年五十五岁.
戴震的学问,是从字音、字形推求字句的理解,根据字义、句义来推寻圣贤之道.他说:“圣贤之道不可凭空想象,一定要从古文经书中寻求.想从古文经书中寻求圣贤之道,但是古文经书丧失殆尽,今古相距遥远,一定要寻求古字古义的解释.古字古义的解释明确了,那么古文经书的含义就明确了;古文经书的含义明确了,那么圣贤之道就明确了,如果我们的思想与圣贤之道相吻合,就会借此而明了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并非别的东西,它就存在于过去的典章制度中.那些人分开了古字古义和圣贤之道,把它们当作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这是认为古字古义不是用来阐明圣贤之道呀.”
戴震的学问主要在三个方面:小学(文字学)、测算和典章制度.戴震死后,他的文字学,传授给了高邮王念孙、金坛段玉裁;测算的学问,传授给了曲阜孔广森;典章制度的学问,传授给了兴化任大椿.他们都是戴震的弟子.他死后十来年,清高宗拿出戴震校正的《水经注》询问南书房的众位大臣:“戴震还在吗?”答道:“已经死了.”皇上叹息了好久.
戴震这年(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积累积得太久的缘故吧.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熹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戴震追问道:“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那么朱熹怎么知道?”老师没无法回答,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读画梁实秋①《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  2020-06-27 …

论述文阅读中国崛起所需要的无形文化实力张汉音世人所说的文化大致涉及三类内容:精神文化,过程性文化,结  2020-11-0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传记是一种实录性文学。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像在文学作品的重要  2020-11-0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记是一种实录性文学。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像在文学作品的重  2020-11-02 …

阅读下面的文本材料,回答问题(15分)传记是一种实录性的文字。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象在文学  2020-11-0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传记是一种实录性的文学。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像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位置。  2020-11-02 …

文言文理解运用文言文交际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言古籍,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  2020-11-03 …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论散文梁实秋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  2020-11-1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让阅读走进生活王敦义读书既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  2020-11-13 …

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答。①《中学生阅读》是一种前卫、实用的阅读指导刊物,它以朴实而生动、平实而形象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