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背景链接:l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
题目详情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背景链接:l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一例)
(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年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
背景链接:l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一例)
(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年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一提供了关键信息“康有为”,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他们后来宣传的维新思想主张有学西方,立宪政,变法图强,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文化方面主要内容有: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在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文.
(2)材料一提供了关键信息“孙中山”,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等法令,改称呼(改老爷、大人为先生、君)、跪拜礼改为握手、服饰由长袍马褂改为中山装、西装.
(3)材料二提供了关键信息“1937年7月8日”、“1937年7月17日”,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积极沟通国民党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上,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团结抗战;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取得了胜利.
(4)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积极沟通国民党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上,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之前进行探索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单一的,而抗日战争实现了国共两党的联合领导.
故答案为:
(1)戊戌变法;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剪发辫.
(3)卢沟桥事变;实行全民族抗战;国民党:台儿庄战役等;共产党:百团大战等.
(4)从单一到联合.
(2)材料一提供了关键信息“孙中山”,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等法令,改称呼(改老爷、大人为先生、君)、跪拜礼改为握手、服饰由长袍马褂改为中山装、西装.
(3)材料二提供了关键信息“1937年7月8日”、“1937年7月17日”,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积极沟通国民党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上,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团结抗战;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取得了胜利.
(4)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积极沟通国民党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上,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之前进行探索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单一的,而抗日战争实现了国共两党的联合领导.
故答案为:
(1)戊戌变法;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剪发辫.
(3)卢沟桥事变;实行全民族抗战;国民党:台儿庄战役等;共产党:百团大战等.
(4)从单一到联合.
看了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 2020-05-17 …
阅读材料:“……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2020-06-11 …
巨磁电阻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说明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的示意图,图中GM 2020-06-15 …
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随磁场增大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示意图,G 2020-06-15 …
(2012•株洲一模)巨磁电阻(GMR)电流传感器可用来准确检测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中的强电流 2020-06-15 …
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示意图,GM 2020-06-15 …
法国和德国两名科学家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工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谓“巨磁 2020-06-15 …
郭巨“家贫,有三子,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 2020-06-15 …
巨磁电阻效应是指材料的电阻随外磁场的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现象,如图所示是“探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实验装置 2020-06-15 …
材料四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 2020-06-24 …